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477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和介入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6日 《中国医药报》2004.08.26
     由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和介入治疗国际研讨会暨急诊病例演示会”7月30日~8月1日在京举行。来自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内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心血管病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最为凶险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梗。近十年来,我国急性心梗的发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接近国际的平均水平。急性心梗起病突然,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目前,国际上治疗急性心梗的最佳方法是急性介入治疗(PCI),即通过植入支架的办法迅速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翁心植院士、陈灏珠院士、高润霖院士、澳大利亚的Lim教授、日本的Saito教授等一批国内外心脏病学专家就ACS的基础研究、ACS的诊断、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新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等近年来ACS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热点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并特别关注了再灌注方案的优选、干细胞技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药物洗脱支架和远端保护装置在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等。作为国内最早开展ACS临床研究单位之一的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还向与会的中外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手术演示和转播。

    介入+药物——治疗ACS的最佳选择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处理,目前临床医生多热衷于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本次研讨会上,国内外学者一致强调,"介入+药物"的方法才是治疗ACS患者的最佳选择。

    ■早期采用介入治疗是关键

    近来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显示,早期介入疗法对AC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纪林教授介绍,最新的TACTICS-TIMI18研究结果显示,对ACS患者早期采取介入疗法,其6个月死亡和再次心梗事件较药物治疗组的显著下降;FRISCⅡ研究亦显示了同样的结果。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介绍,FRISCⅡ、TACTICS-2、TIMI182、RITA33研究均显示,对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后6个月的死亡、再梗及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采用非介入疗法的显著下降。他们均认为,对于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积极血管重建比起药物保守治疗能更明显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钱菊英指出,目前业内对ACS治疗策略达成的共识为:早期有创治疗比保守治疗更有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