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4846
我国中青年人工作重压下身心俱疲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3日 《中国医药报》2004.08.23
     作为“国际心理学大会”议程之一,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燕作了名为《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公众科普报告。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l, http://www.100md.com

    几年前的一个报告让许教授记忆犹新。报告中说: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寿命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这说明,我国目前的中青年群体,尤其是知识分子中,职业枯竭现象十分严重。}l, http://www.100md.com

    北京安贞医院不久前公布了一项历时10年、在70万人中进行的调查的结果: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死,35岁年龄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岁年龄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岁年龄组的女性增加了32%。同时,青年心理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脏病发病年龄降至30岁。}l, http://www.100md.com

    许教授介绍,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群体及自我评价低者。调查显示,心理咨询师最容易患职业枯竭,其次是教师,此外是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等。}l, http://www.100md.com

    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如果某人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乏、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极有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摺P斫淌谔嵝眩⒎且磺猩?br>体的病变都是因为职业枯竭——当你出现身体不适时,首先应去医院进行排除检查,如果病理上找不到任何异常,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l, http://www.100md.com

    谈到职业枯竭的危害,许教授忧心忡忡:除了容易出现因业绩差、热情下降而带来职业道德缺失、消极怠工等状况外,还容易引起家庭危机。谈到日益强化的社会压力对个人的影响时,许教授说,社会的发展是一己之力所不可控制的——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进程,但可以调整自身的状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l, http://www.100md.com

    《中国青年报》2004-08-15(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