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4823
规范“包煎”确保用药质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1日 《中国医药报》2004.08.21
     编辑同志:/, http://www.100md.com

    最近,笔者遇到基层某医疗单位中药调配员与一患者因“包煎”中药包装破裂争吵的事,引发很多感触。/, http://www.100md.com

    所谓“包煎”,是指某些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些药主要是指那些粉状或细小粒种子类药物,絮状或带毛类药物。例如车前子、薄黄、青黛、海金沙、滑石粉、神曲等。这些药物如不包好,或是煎成粥状使药汁不易滤出,也可因毛絮混入药汁中不易服用,从而影响用药效果。/, http://www.100md.com

    《中国药典》一部每版对需要“包煎”的药物在用法用量项下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基层,长期以来,不论医疗单位还是药店的调配人员,对“包煎”的药物,在包法上同出一辙,不是装入小纸袋就是用单张纸另包小包,交给患者煎时再包,似乎已成了“传统”的调配“规程”,至于你拿出门破裂甚至丢失,煎时包不包,拿什么去包,无人再过问。由于一些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缺乏药学知识,对“包煎”的作用认识不清,了解不够,以致煎煮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包物,更谈不上找一块棉纱布,结果要么不包,要么随意找一片裁衣的边角料(多为化纤类、五颜六色),虽包起来,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其结果往往是不但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增加了有害物质,污染了药液。更有甚者,个别乡村医生对需“包煎”的药不予以注明,调配员也得过且过,对其不予理会,结果最终受害的是患者。/, http://www.100md.com

    笔者认为,“包煎”关键在于包。那么由谁来包?拿什么去包?对需“包煎”的中药,建议中药调配人员用洁净的医用棉纱布、棉线一次包扎好,这项工作调配员责无旁贷。同时希望从药单位加强调配人员药事法规学习,促其更新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想患者所想,以实际行动改变“传统”的包法。相关部门也应对“包煎”所需的包装材料予以统一规定,明确相关责任,使“包煎”规范化。/, http://www.100md.com

    陕西省岐山县医院药检室 宁焕春(宁焕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