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7246
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四)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28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26期(总第959期 2004.06.28)
     (接上期)

    三、明显多动

    现象描述: 据统计,在就诊的多动儿童中,大约有50%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迄今,多动仍然是儿童保健门诊中的一个热点“病种”。国内报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为3~5%。不过,儿童明显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不能划等号,后者已是一种行为障碍。学龄前儿童的多动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是等到多动的儿童进入小学引起了学习困难或学校适应不良时,才被动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很多原因可造成儿童明显多动,例如父母个性好动的遗传影响、家庭对儿童行为规范较差、环境污染所致的铅中毒等,但这需要医生的评估和检查方能证实。

    近期和远期影响:明显多动的儿童,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与同伴发生争斗,若不及时纠正,多动成性,会造成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可能形成性格冲动、学业低下,影响求职。

    矫正策略: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明显多动,主要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关键是让儿童懂得在不同情景下,什么是适当行为,什么是不适当行为,以促进儿童的自我控制力。

    四、过分依恋,缠人

    现象描述:这是一种胆怯或退缩的行为。这些儿童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适应性比较差,不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又总是将孩子关在家里,与外界接触少,孩子往往仅亲近几个照顾者。这样的孩子一旦到陌生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害怕或不安,常会出现与亲人分离的焦虑;而在家里,却像一个“小霸王”。

    近期和远期影响:过分依恋的儿童,每当变换一个新的环境时,比如进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时,往往会有较强的情绪反应,哭闹不止,有的儿童还会拒绝入学,出现头痛、腹痛症状,使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很为难,而儿童本人的学习和情绪也受到影响。如长时间过分依恋亲人或缠人,就会出现社交技能障碍,表现为在社交场合表情淡漠,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陌生人也过度依恋,最终出现情感障碍,社会适应差。

    矫正策略:培养其独立性、多与同伴交流,让孩子走出家庭,多参与群体游戏和活动。(待续), 百拇医药(金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