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6152
要创新,但不轻言创 新要跨越,但不凭空跨越——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召开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2日 《中国医药报》2004.06.12
     21世纪,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为了加强我国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等后基因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促进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于5月31日~6月2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来自生命科学和新药研究领域的海外华人学者和国内学者300余人共同探讨了生命科学的前沿问题——后基因组时代的新药发现。

    军事医学科学院秦伯益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院士等国内知名药学研究专家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他们指出,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都在自身的强项领域横向延伸,但缺乏药学研发系统的纵向扩展。在新药研发取得不少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在论坛上,美国内华达大学医学院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实验室主任段大跃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生物评审与研究中心科学家唐时幸等7位在海外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优秀华人学者围绕疾病相关基因与分子靶标的发现和确证、生命信息传递与药物干预等前沿和热点问题做了专题报告。此外,本届论坛还相继开展了分组讨论、专题座谈、墙报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给与会者提供一个增进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已成功合办了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这一论坛紧紧围绕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使海内外学者沟通了信息,启发了思路,促成了许多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蛋白质组学——新药研发的新平台

    蛋白质组学的特点是采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和高效率的蛋白质鉴定技术,全景式地研究在各种特定情况下的蛋白质谱。通过蛋白质组技术对疾病发生的不同时期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疾病不同时期的蛋白质变化情况,从而可以进行药物作用靶标的发现和确认、药理作用机制和药物毒性和筛选的研究。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在本届论坛上的演讲中,充分强调了蛋白质组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巨大作用。

    ■药物靶标的发现和确认

    贺福初介绍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制药业用于寻找新药的药物靶标共约500个左右,它们主要是蛋白质。而当时全世界正在使用的2000多种药物中,85%都是针对上述药物靶标的,即绝大多数药物靶标是蛋白质。

    他指出,分析蛋白质表达谱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变化,已经成为发现和确认药物靶标的重要手段。例如,许多研究小组利用蛋白质组手段研究白血病、肺结核及慢性骨骼疾病的新药靶;利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揭示生理状态下细胞蛋白质与病原体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发现潜在的药物靶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6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