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1845
学龄前期的保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6日
     学龄前期小儿活动范围扩大,智力发展快,自理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但仍易患小儿传染病。保健重点为:

    ①继续生长发育监测;

    ②加强早期教育,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③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④防治传染病,防止意外发生;

    ⑤加强托幼机构的管理。

    保健的具体措施如下:

    1.营养 学龄前期儿童饮食接近成人,每日三餐,可有2~3次加餐。小儿食欲受活动和情绪的影响较大。增进食欲的方法包括进食前让小儿休息几分钟,进餐时保持愉快、宽松的气氛,使用小儿喜欢的餐具和舒适的桌椅等。成人应为儿童树立健康饮食习惯和良好进餐礼仪的榜样。学龄前期儿童喜欢参与食物的制作和餐桌的布置J家长可利用此机会进行营养知识、食品卫生和防止烫伤等健康教育。

    2.日常活动 学龄前期儿童已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自己进食七洗脸、刷牙等自理行为时,虽然动作缓慢、不协调,常需他人帮助,这样可能会花费成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应给予小儿鼓励,使他们能更独立。

    学龄前期儿童大约每日睡11~12小时。此期小儿想象力极其丰富,因此夜间常有怕黑和做恶梦的现象。家长需安抚小儿,可在室内开一盏小灯。人睡前可与小儿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以减轻紧张情绪。

    学龄前期儿童十分活跃,他们从日常游戏和活动中可以得到较多锻炼。保健人员还应指导家长在小儿体格锻炼时充分利用空气、日光和水,开展三浴锻炼。

    附:三浴锻炼的具体方法。

    ( 1)空气浴:先在室内进行,室温不低于 20 C,逐渐减少衣服至只穿短裤,习惯后可移至户外。饭后l~1.5小时进行较好,每日l~2次,每次由开始时2~3分钟,加至2~3小时(夏季)。一般3岁以下及体弱儿气温不宜低于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