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8702
“慢疲”--向中年人亮出了红灯——最近,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长期多梦、失眠、不易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6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7期(总第940期 2004.02.16)
     人体内的“生物钟”被打乱

    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和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波动周期,科学家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这一周期性节律绘制成一幅人体生物节律的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当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处于中线以上的日子,是生物节律的高潮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心情愉悦,富有创造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若是在跨越中线的日子,则为临界期,机体各方面的变化较频繁,相互之间协调性较差,稍有疏忽,容易发生事故或感染疾病。如果处于中线以下,则为生物节律的低潮期,会感到易疲劳,情绪不稳,遇事胆怯,喜怒无常,浮躁浮华,学习、工作时注意力涣散,好忘事,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

    生命节律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由于中年人在生理上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在事业上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骨干作用,在家庭中既要培育子女又要瞻养老人,他们除了脑力劳动的强度过大外,其社会压力、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十分大,如果疏忽自我保健,超负荷地工作,极易使生命节律发生紊乱,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每个“慢疲”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过度紧张、恐惧、心烦易怒,进而引发生理各方面的症状,自觉浑身肌肉无力,不易解除疲劳;颈、胸、腰背部肌肉酸痛;持续的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早醒,夜间盗汗;头昏脑涨,或头痛眩晕,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嗓子干痛,咽喉部有异物感,食欲不振,神经性厌食,上腹部饱满感、腹泻与便秘交替等;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胸闷不适,心慌气短;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皱纹过早地爬上额头、眼角、口周等处;头发花白稀疏,有的人出现秃顶;身材逐渐变矮,出现驼背,使人过早地衰老。
, 百拇医药
    对待“慢疲”如不及时进行调理,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透支健康,体质日益变得虚弱,埋下众多疾病的隐患,成为——

    现代中年人的百病之源

    据去年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超过老年人的两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如数学家张广厚、光学家蒋筑英、作家路遥、音乐家施光南等都在五十岁左右猝然去世,令人痛心惋惜。

    在引起英年早逝的病因中,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等,而“慢疲”则是导致中年知识分子慢性疾病多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无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是首要的危险因素 许多中年人患有隐性冠心病而不自知,做一般的体检和心电图也不易发现,有些人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正常,致使有的人认为心脏没事,一天到晚去忙自己的工作。若过度劳累,或受到某些精神剌激,压力过大时,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暴卒。
, 百拇医药
    高血压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有不少中年人从未关注过自己的血压,有的人明知有高血压,因无自觉症状,便不当回事。殊不知,这种被人忽略的高血压,却是祸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定时炸弹”,一旦遇到某些诱因的干扰,如没早没夜地工作,过高的压力,情绪波动时,便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高血压脑病、脑中风等突然事件,造成死亡。

    “慢疲”导致性功能障碍

    男女性功能的好坏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过度用脑、忧郁愁闷、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等所致的心因性疲劳,可影响性功能,男子表现为阳痿,女子表现为性冷淡。

    引发众多心身疾病 研究表明,当人处于长期过重的精神压力下,患各种疾病的几率会增加3~5倍。这是因为长期的慢性疲劳,新陈代谢失衡,肌体的组织器官内会积聚大量阻碍机体生理活性的有害物质,致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癌症、感染性疾病等,影响健康和生命。
, 百拇医药
    面对“慢疲”向中年人健康亮起的红灯,切莫等闲视之。那么,如何才能远离“慢疲”呢?关键是——

    加强自我保健

    一是定期体检及早防范 步入中年后最好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对有的人应做一些必要化验检查,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它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进行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二是多些兴趣调节生活 中年知识分子一天到晚想的是工作,生活单调,无其它业余爱好,极易造成心情郁闷,引起情绪疲劳。所以,在工作之余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日常生活,忙里偷闲去寻些开心的事,如听听音乐、与同事朋友跳跳舞唱唱歌,或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节假日约上三、五位好友去游山戏水,沐浴在大自然的天籁之中。种种兴趣爱好都有利于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松弛,消除疲劳。

    三是坚持锻炼强身健体 在中年知识分子中,多数人不参加体育锻炼,致使体力日衰,给“慢疲”带来可乘之机。只有持之以恒地参加有氧运动,如健身跑、打球、游泳等,才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机体获得更多的氧,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提高神经细胞的反应性和灵活性,思维敏捷;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及时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并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可使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推迟10~20年,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从而起到强身防病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四是张弛有度放松身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苦闷懊悔、愤恨忧伤、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压力过大、极度紧张,是导致慢性疲劳的内在因素。人处于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得到改善,有充沛的精力。因此,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天天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如果在生活或工作上因诸事纷扰,压力负担过重,被不良情绪困扰时,可闭目静坐,双目闭合,两眼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将世俗一切全部放下,使之进入“虚无”空灵的境界,心境烦恼渐渐消失,呈现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气血条达顺畅,会有一种无比轻松爽快之感,愉悦而使心身康泰。此方法可早晚进行两次,每次约30分钟,坚持做对消除疲劳大有裨益。

    五是膳食合理饮食有节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人起床晚,常不吃早餐,有时忙起来,午餐也是马虎应付,饭菜也极为单调。有的是饥一顿饱一顿,而有的是累了饿了便喝酒,或以酒当饭。长此下去,易患消化道疾病,引发营养不良,造成体质下降,无疑给“慢疲”雪上添霜。因此,预防“慢疲”不可忽视饮食,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膳食结构合理平衡,饮食有节,常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要做到不酗酒,不吸烟,以免使健康受到伤害。

    六是及时治疗促进康复 目前对待“慢疲”无特效药物,可根据临床症状,适量用药或其他疗法。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中药六味地黄丸、逍遥丸、人参养荣丸、健脾丸等,可帮助人体调节神经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抵抗力。伴有心境差、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较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镇静、抗抑郁的药物。此外,针灸、理疗、按摩、催眠等方法,也有助于减轻症状。经过治疗和调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而逐渐康复。, 百拇医药(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