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50961
“非典”时期的“发烧恐惧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6日 《家庭医生报》 2003年第24期(总第905期 2003.06.16)
     一位京郊的农民打进电话,说自己发烧已经3天了,体温最高时达37.5℃,到卫生院就诊,拍了胸片,做了化验,医生排除了“非典”,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恰巧,他的女朋友也发烧了,他心里紧张得不行……

    一位母亲打来电话,说她读高中的孩子发烧两天了,她白天不敢带孩子上医院,因为有三怕:一怕到医院出现交叉感染;二怕引起周围邻居的猜疑;三怕孩子真是“非典”。因此,她只能夜里带孩子上医院,医生排除她的孩子患了“非典”,但孩子近40℃的高烧依然使她很恐惧。她不敢出家门,不敢与人接触,尤其害怕邻居的眼神……

    近来,类似这种因发烧而害怕染上“非典”的电话每天都有数十个,在这些电话咨询者眼里,发烧几乎和“非典”划上了等号。尽管有关专家和媒体一再声明发烧不等于“非典”,但是这种“发烧恐惧症”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

    “非典”的症状之一是发烧,但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是“非典”。其实,这个简单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由于特殊时期人们不自觉地进入“泛化”现象之中。当然,发烧患者周围人群所表现出的恐慌、担心甚至躲避的行为或异样的眼光,也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及其周围人群应如何减少恐惧呢?

    1、发烧患者应及时去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只有通过科学的诊疗方法才能确诊是否患有“非典”。

    2、发烧患者排除“非典”和疑似病症之后,在消除紧张心理的同时应积极治疗由于炎症或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抵御病毒侵袭的重要保证。

    3、发烧患者还要充分理解周围人对自己的回避行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周围人的恐惧,尽早治愈疾病,消除周围人的担心。

    4、发烧患者周围的人应该摆正心态,积极防护,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烧患者。这种客观的态度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减少恐慌,增强最终战胜“非典”的勇气和信心。, http://www.100md.com(肖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