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0743657
好老人的标准:心理健康 行为得当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8.22
     好老人的标准:

    心理健康 行为得当

    1、心理健康的老人具有良好的情绪。老年人积极的情绪应多于消极的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心情愉快,这也是长寿秘诀之一。相反,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绝望,整天闷闷不乐,萎靡不振,情绪低沉,则会使智力水平下降,并能加速机体衰老。

    2、心理健康的老人有正常的行为。老年人的行为要符合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果大家非常高兴时,他却放声大哭,或为子女的升学、就业而终日操心、焦虑不安、抑郁,甚至出现自责,那么这些行为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心理健康的老人,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老年人应自觉地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有的老同志退休后一直感到不适应,连门也不想出,对一切失去兴趣,不看报不学习,甚至整天在家借烟酒消愁解闷。这种心理衰退大于生理衰老的情况,能加快人的容貌和行为衰老。

    4、心理健康的老人能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人际关系包括同妻子(丈夫)、子女、媳婿、儿孙等。人际关系好的老人能与别人正常相处,相互理解,保持感情上的融洽,并能与他人在行为上相互协调,能够获得他人的尊敬。

    5、心理健康的老人具有健全的人格。他们能够正确评价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性格稳定,意志坚强,言行一致。如果一个老年人情绪不稳定,时涨时落,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则为情绪不良。如果一个老年人行为缺乏控制,有很大的盲从性和冲动性,则为行为不良。如果一个老年人做事忽冷忽热,不能坚持到底,遇难而退,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则为意志薄弱。这一切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李建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