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743833
专家呼吁——术前存点血 留给自己用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4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7.04
     自体输血好处多多,尝试者却寥寥无几。专家呼吁——

    术前存点血 留给自己用

    本报济南讯 按常规,临床中手术病人用血一般是靠异体输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命质量的“苛求”,一种新的输血方式——自体输血已在我国一些大城市悄然兴起。它不仅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问题,而且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输血风险。但记者在省城济南采访时发现,患者对自体输血知识知之甚少,医院中实施自体输血的患者也屈指可数。

    采访得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旧观念难以改变,对自体输血知识不了解。山东省立医院输血科王主任告诉记者,需要手术的患者大多这样认为,自己本身就有病,身体虚弱,哪能再抽血存血?再抽血身体不就更弱了吗?患者自己就不愿意自体输血,医生也无可奈何。这也说明患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输血科赵主任说,自体输血很早就开始了,但人数并不多。以前是血站负责抽血、保存,病人需要时再取回来,这里面也存在一些不方便等因素。现在卫生行政部门已明确表示,医院可以实行自体输血。近一个月来,医院有3人次实行自体输血,都在骨科。

    何谓自体输血呢?它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自体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由于人体的血液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抽取少量的血后,体内会很快生长出来,况且平时就有一部分血液贮备在组织器官内,所以不会影响健康。对于需要手术输血的患者而言,自体输血最为安全,它可以防止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和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发生输异体血的差错事故;稀有血型或特殊患者(IgM缺乏等)更宜自身输血;适量多次的自身采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术后患者造血加快,又可缓解血源紧张,节省费用等。

    据了解,由于受到病毒学、相关检测手段等发展的限制,输血感染不可能完全杜绝。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12亿,占总人口9%,丙肝病毒携带者0.4亿,占总人口3%,艾滋病感染者也不断增加。输血是以上三种疾病重要的传播途径。在医学最发达的美国,每年手术量是260~280万例,每年因输血引起的丙肝就有17万例;中国每年手术量1000~1200万例,由此推算,我国每年因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约80~100万例,国家每年为此付出的费用超过800亿元。

    为此专家呼吁,必须输血时应首先考虑自体输血。据介绍,短期内择期手术的自体输血可以在所选择的医院抽取后冷藏,也可以到血液中心保存。为了防止意外事故,也可预先储存,自己给自己输,自体血采用冷藏技术可以无限期储存。据悉,自体输血在国外非常普遍,美国80%以上的手术都是采用自体输血。目前,省城济南有山大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一些大医院开展了此业务。另据报道,目前上海市已经推广自体血液回收新技术,就是医生一边进行手术,一边将病人术中流出的血液、纱布上的血液甚至是切除下的肿瘤中的血液“回收”起来,经过处理后输回病人体内。这种新技术的开展,无疑将使医疗用血更充裕、更安全。

    (记者 徐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