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57878
不忍相遇的眼神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4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4.04
     [健康视窗]

    不忍相遇的眼神

    □关天星

    来医院服役之前,我曾经在野战部队干了整整5年新闻报道工作。那时的采访对象,多是在各自不同的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成绩的战友,或者是一边支持丈夫部队的工作,一边在自己岗位上事业有成的模范军嫂。总之,那时候每一次采访,基本上都是心情愉快、令人振奋精神的。去年在我来到这所部队医院尚未展开工作时,我曾经学习过的一家军队报社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主任编辑欣喜地对我说:“将来,仅仅是那所医院里的硕士、博士,就够你写的!”

    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这所医院的时候却发现,围绕着穿军装的硕士、博士们,的确有写不完的题材。但是,与他们紧密相连的,却又是一个又一个不幸的病人,一个又一个被阴影笼罩的家庭,一个又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甚至是一曲不会再有听众的生命挽歌。
, 百拇医药
    随着对这所医院的逐渐熟悉,每一次前往病房寻找素材之前,我越来越难以下定决心去哪一个科室的病房。血液科的病房去过了几次之后,虽然可谓“遍地新闻”,但实在难以再次鼓起勇气,更不愿意听到哪一个病号令医生无能为力的消息。好端端一个人,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更让人难受的是,第一次采访一个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0岁女孩,我问医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的区别,医生把我拉到一边,打了个比方:一片地,长不出庄稼只长荒草,这是白血病;如果这片地长不出庄稼,也不长荒草,那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比之下,各个外科病房最好也不要去。那次去神经外科,医生们推荐了一个省内首例的多科室联手摘除颅内肿瘤手术。虽然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恢复,患者已经准备出院。而我的心里却怕了:天哪,一个生命竟能承受得了这番折腾!在我的故乡,乡亲们常说:只有吃不了的饭,没有吃不了的苦。如今看来,似乎是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

    后来,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告诉我,你不是不愿意面对那些一步一步接近死亡的患者吗?倒不如多往急救中心跑跑,那里的病号多是些硬伤,伤筋断骨的比较多,但多数没有大的生命危险。我想也是,急救中心的病号再怎么急,大概也到不了需要心脏外科或者胸外科专家动刀的地步吧!
, 百拇医药
    第一次去急救中心采访,遇到一个被砍断了手指的人。当时,医务人员正忙着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那人用左手托着鲜血淋淋的右手,表现得非常冷静。倒是他的妻子有点受不了,急得直哭,求医生快点给他接上。可能是护士小姐见多了这种阵势,说:他一点儿也不疼,要是疼呢,他早就大喊大叫了,真的!事过几天之后,我又去了解那个病人的断指再植手术情况,问他:当时是不是跟护士小姐说的一样“一点儿也不疼”?那人说:我的手指头断了,护士小姐当然一点儿也不疼,可是,如果我说疼,我媳妇心里不更疼吗?她一哭,人家医生不就心烦了吗,给我接手指头的时候还会一心一意吗?我说:人,大概只有倒在病床上,才会理智一点。那人说:就是,就是,我要是早理智那么一个多小时,也不至于让人家把手伤了……

    有了这次几近于轻松愉悦的采访经历,我想:以后就多往骨创伤外科的病房里跑跑吧,虽说这一类的病人有时候也是鲜血直流、需要进手术室动刀的,可这些人疼过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跟正常人差不多了,折了胳膊、断了腿,医生给你接上了,问题不会太大!
, 百拇医药
    没想到,事过三天,我的这般理论又站不住脚了。那天晚上10点多,我加完了班,又和往常一样去急救中心“找情况”,看门的老大爷告诉我,有个急诊病号刚送进手术室。我二话没说,就赶到了手术室。换上工作服进去一看,差点把我吓晕过去:手术台上,患者断了9根手指,断了4指的左手不能实施手术,缝合了伤口以后,已经包上纱布,断了5指的右手仅接上中指和无名指。虽说主刀手术的是全军闻名的断指再植专家,但也有让这位老军人惋惜的时候,几经努力,患者右手的食指终究没能接上……

    关于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曾咨询过一位年轻的外科军医。他告诉我:见得多了,就习惯了。我问:也就是麻木了吗?他笑而不答。一番沉默之后他又开口道:医生是个与人为善的职业,同样也是一个需要时时冷静的职业,习惯了之后,才能冷静地面对每一位患者求助的眼睛,冷静与麻木是一回事儿吗?

    从此,我虽然没有大悟彻悟,但时时在提醒自己面对病床上的采访对象时要冷静,切不可以因为自己面露悲观而影响了患者的情绪。但是,我一直不敢直面患者的眼睛,倒是有些乐观的患者教育了我: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的?肉体上有了病,不太可怕,怕的是精神上垮了台……

    虽然过分地相信精神的力量有悖于科学实质,而我却希望自己面对患者能够冷静一些,甚至需要伪装一下,勇敢地去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能为我所见到的每一位病中之人带去一份力量,或者一丝欣慰,也算是践行了“与人为善”的职业操守。虽然,我不是医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