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心绪情感
编号:10763956
追求新鲜的快乐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7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1.17
     如果我要问你,喝过的易拉罐有什么用?你可能会说:“哪有什么用。”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易拉罐,在67岁的宋如凤老人手里,却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你看《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那飞舞的银龙,展翅的凤凰,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宋如凤老人原先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一直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的她,在退休后获得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新天地。

    宋如凤的手工作品的取材十分广泛,往往在别人眼里没用的“废物”,到了她的手上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就说这易拉罐,过年过节家里人喝啤酒饮料剩下的,到1998年的时候就存了一百多个。这些易拉罐到底能做什么,她当时没有想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突发奇想用易拉罐做蒸蛋糕的容器,当她把易拉罐剪开之后,惊呆了,五颜六色的易拉罐里面,竟然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

    尤其是当她把易拉罐洗净擦干,银光闪闪,使她喜出望外,创作的灵感也在欣喜间迸发,既然布可以作画,用罐皮不是也能作画吗?“罐衣画”就这样在一个老妇人的手中诞生了。“罐衣”不用传统的作画材料,它是金属,有自己的特性,仅那难以对付的“强性”就令宋如凤大伤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摸索终于找到了降伏它的办法,在使用胶水上试验了十几种,失败了十几次,最后才找到了适用的“808”胶。1999年宋如凤创作了两幅“罐衣画”《双龙戏珠》和《龙凤呈祥》,共用了130多个易拉罐,仅三条龙的“鳞片”就有1500多,需一片一片剪好,依次往上粘贴;龙须又细又弯又长,不仅剪的时候难,粘的时候更难,常常反复多次才能粘好,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创作的成功又是无比快乐的,宋如凤说,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那是创造生活的幸福,宋如凤的晚年就是不停追求着这种感受。2000年,宋如凤又让现代的“罐衣”与传统的书法艺术融为一体,创作临拓了古老的《千字文》。用“罐衣”剪制一千个繁体草书汉字,这部“金属字”耗时七个多月的时间,2001年,她又开始制作“三国人物系列”,现已完成“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全部人物,个个人物惟妙惟肖,线条细致。她不仅用“罐衣”描绘人物,还学会利用其他“废料”。在1999年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她独辟蹊径用小小的鹌鹑蛋壳画出一组惟妙惟肖的京剧脸谱,荣获优秀奖。她的布艺人物画形象逼真,泡沫画古朴而典雅,素粉画是用玉米面“画”的,出人意料,“皂雕”能使每一位欣赏者认为那是牙雕,其实是用力士香皂雕刻而成,巧夺天工。

    宋如凤说,别人做过的东西我不做,自己创的东西那才叫新鲜。正是这不懈的创作精神,使她享受着晚年生活的快乐。

    宋如凤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祖孙三代五口人生活在一起,老伴儿在老年大学学摄影,她的作品由老伴儿给摄影,她做大幅“罐衣画”时,镜框、衬板等重体力活儿老伴全包了,有时儿媳和“红眼儿”也一起帮助。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文明家庭”。宋如凤说,人老了要有点儿追求,这样活着才有意思,才会幸福快乐!

    (马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