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00096
冬季养生提要(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0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50期(总第826期 2001.12.10)
     三、无病先防,有病防变,病重防危

    《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就是说,人身的阳气与天体中的太阳一样,如果其运行失常,人的寿命就会夭折。冬天自然界阴气亢盛,人稍有不慎就易被阴邪所伤,就会使人之阳气受到戕害,此时必需护顾好自身的阳气,以保健康,以防发病。有慢性病者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正气(阳气)以防病情加重。一些危重病证,如肺心病心衰者,或慢性肾病有肾功能衰竭者,本身由于疾病的原因,就有心肺气(阳)虚,或脾肾阳虚,加之冬季阴盛阳衰的外部环境,人身之阳气得不到自然界中阳气的温煦和补充,就很难度过严冬,此即《内经》所说“耐夏不耐冬”。所以在冬季特别要注意保护身体中之阳气,以防病情加重。养生应注意早卧晚起,不要熬夜,也不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就出去锻炼,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风和日丽之时才出去,阴雨霜雪天气最好在室内活动,以免受寒伤阳。另外,饮食也要忌生冷冰冻,食物要经烧煮温热后吃,还要注意食物的营养质量。

    四、冬令进补强身健体

    “冬三月”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此时为了适应自然界变化,人体的阳气也闭守于内。冬至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生长,这时闭藏中含有活泼的生机,故冬令进补与冬季为封藏季节有密切关系。由于冬季寒冷,进补的药物中营养成分不易很快从尿液和汗液中散失,同时冬季一般是休养生息之时,体力消耗也较少,乘此进补,药力易于蕴蓄而发挥效能,因此也是虚弱病症调养的最好时机。

    根据中医“虚者补之”的治则,冬令进补一般适宜于各种虚证。凡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或者劳心过度、老年体衰、妇女产后以及外科手术后,只要出现虚弱症状者,均可进补。冬补有药物进补与食物进补两个途径,药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处简要介绍几种食补方法。

    1、补气 茯苓、芡实、莲子、山药等量共研粉蒸糕服食。

    2、补血 乌骨鸡(雌雄均可)1只,去毛肠肚,洗净切作小块,陈皮3克,高良姜3克,胡椒3克,龙眼肉15克,盐适量,先将陈皮等4味用纱布包扎好,与鸡共炖熬汤;分数次热食,吃肉喝汤。

    3、补血温阳祛寒——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于血虚气寒引起的腹部隐隐作痛。取羊肉100克切碎,与当归10克、生姜10克同炖汤后去归、姜,食羊肉、喝汤,早、晚食之。

    4、益气固肾——人参胡桃煎,用于肺肾气虚而引起的动则喘息,气短自汗,易于疲乏,形体赢瘦、面色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取人参(红参)3克,胡桃肉10克,用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时后一次服用汤及参、核桃肉,连服10天。, 百拇医药(刘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