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血尿
编号:11351698
小心药源性血尿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9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15期(总第791期 2001.04.09)
     药源性疾病系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由于药物引发的病症,它与原发病无直接因果关系,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此,介绍一些可能引起药源性血尿的常用药物。

    1、解热镇痛药:如感冒通片,又名复方双氯灭痛片。口服感冒通达12片,71%的病人在末次服药后3-12小时内出现肉眼血尿。

    2、脱水剂:如大剂量应用20%甘露醇可引起肾小管损害而出现血尿。

    3、抗生素:引起免疫反应性血小板破坏而出现血尿的有氯霉素、利福平、氨基甙类、磺胺类、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而出现血尿的有羧苄西林、头孢噻吩、诺氟沙星等。使华法令效应增强而引起血尿的有碘胺类、甲硝唑、氟喹诺酮等。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过程阻断而出现血尿的有头孢唑啉、头孢甲肟、阿洛西林、卡那霉素等。

    4、吡唑酮类消炎、镇痛药:如非普拉酮200毫克,一天3次,连服3天,可出现肉眼血尿。

    5、长效组胺H1受体拮抗剂:如息斯敏10毫克,口服后当晚可能出现肉眼血尿。

    6、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静注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

    药源性血尿的发生频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的剂量、药物的种类密切相关。如解热镇痛类药致血尿以儿童为多,老年人次之。不同种类的药物引起血尿的频率不同。为防止药源性血尿的发生,必须严格把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证。一旦发现药源性血尿,要及时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 http://www.100md.com(苏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