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8年第7期
编号:10695568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2例
http://www.100md.com 1998年7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7期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518026

    项目负责人 赵翠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518026

    收稿日期 1998-04-01

    Subject headings duodenal ulcer/drug therapy; ranitidine/therapeutic use; amoxicillin/therapeutic use; metronidazole/therapeutic use

    主题词 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疗法;雷尼替丁/治疗应用;阿莫西林/治疗应用;甲硝唑/治疗应用

    1 对象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对象
56例门诊经内镜并活检组织学和尿素酶试验证实Hp阳性的DU患者,符合下列条件:①年龄20岁~70岁之间;②单个溃疡,直径5mm~25mm;③无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④无其他系统严重伴随疾病;⑤非经常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近期内未服用铋剂和抗菌素者;⑥非怀孕及哺乳期妇女;⑦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随机分为两组:A治疗组(抗酸剂+抗生素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岁±10.2岁;B对照组(抗酸剂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40岁±11.8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均具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用雷尼替丁150mg,2次/d,羟氨苄青霉素500mg,4次/d,甲硝唑400mg,3次/d. 对照组单用雷尼替丁150mg,2次/d. 疗程均为2wk.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两组均在治疗前4d内及治疗结束后4wk检查内镜和活检,判断溃疡愈合情况和Hp状况. 治愈: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疤痕1期或消失;好转:溃疡灶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灶缩小<50%.

    2.2 近期疗效 疗程结束后4wk复查情况表1,治疗组溃疡愈合要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8d±2.2d和4.6d±2.5d,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除恶心、纳差、腹胀、腹泻等症状外,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及造血系统毒性和严重反应.

    表1 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 n(%)
分组愈合好转总有效率Hp根除率
治疗组27/32(84.4)4/32(12.5)96.921/32(65.6)
对照组15/24(62.5)7/24(29.2)91.72/24(8.3)

, 百拇医药
    2.3 远期疗效 治疗结束1a后对上述患者进行内镜复查,结果Hp未被根除者33例中复发25例,复发率75.8%,而Hp已根除者23例中仅复发2例,复发率为8.7%,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也具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有了“一旦溃疡,终身溃疡”的说法. 多年来以抗酸剂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使得溃疡的近期疗效有了很大改观,但远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年复发率高达70%~84%[1,2]. 近年大量研究表明,Hp存在于95%的DU和85%的胃溃疡患者中,并证实它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根除Hp可降低溃疡病的复发率[3].
, 百拇医药
    Hp不易根除,单一和二联药物疗效不佳,目前常用的三联疗法分两大类,一是以铋剂为核心药物,二是以抗酸剂为核心药物,再加两种抗生素,疗程多为2wk. Hp的根除率在80%~90%左右,我国耐药菌普遍,根治率比国外低[4]. 本组资料表明,雷尼替丁具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能使溃疡在短时间内愈合,症状缓解,但其对根除Hp效果不明显,所以年复发率很高,而其与适当的抗菌素联用,即可促进溃疡的愈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又可达到使大部分患者根除Hp的目的,使复发率大大降低. 国外文献报告,根除Hp近期有利于溃疡愈合,远期可预防溃疡复发,使年复发率从60%~90%降至10%以下[5].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告吻合.

    铋剂三联疗法曾被定为标准疗法,但文献报告与雷尼替丁三联疗法疗效相仿[6]. 近来抑酸药多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等),但其价格昂贵,国内很难普遍应用,文献报告与雷尼替丁疗效基本相同[6]. 本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
, 百拇医药
    Hp通过其定居能力及其代谢产物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其产生尿素酶破坏胃粘液中和胃酸;产生氧化酶抵抗宿主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机制;产生磷脂酶和蛋白酶促进胃粘液分解,导致局部粘膜慢性炎症、上皮化生、溃疡等病变. 当Hp被根除后,粘膜炎症得以改善,为溃疡愈合创造了条件[7]. 所以,对Hp阳性的DU治疗,应在抗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s. JAMA,1994;272(1):65-70

, http://www.100md.com     2 周殿元,杨海涛.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实用内科杂志,1992;12(8):407-409

    3 段丽萍. 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中用四环素是否适当.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6):388-390

    4 Penston JG.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understandable caution but no excuse for inertia. 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4;8(5):369-375

    5 Soll AH. Medical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practice guidelines. JAMA,1996;275(8):622-627

    6 李瑜元,吴惠生,黎庆宁. 雷尼替丁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临床消化病杂志,1997;9(4):158-160

    7 陈寿坡.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3-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