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7242
中医罗耀光医案 -- 腮腺炎病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
     来源:

    杨小朋友,男,年六岁。2001年4月10日来诊。原就诊于某西医,服药多天不效,其母遂转求治于愚。 见症:生□腮,耳前颌角处唾腺体肿大且疼痛甚剧。 流鼻水;口气大;睡眠时鼾声甚大;燥渴。 大便日一次,惟千而硬。 小便黄。 舌苔黄薄而色、质正常。 脉左右皆寸盛而中沉有力。 诊为肝气夹胃气上熏心肺,损及真阴,致头面腮腺诸病。

    疏方如下:

    生石青六钱打 玄参九钱 生地六钱 金银花三钱 黄芩三钱 牛蒡子三钱 瓜篓仁二钱打 竹叶三钱 甘菊三钱 北沙参三钱 牡丹皮三钱 生甘草三钱 煎汤一大碗 饭后 热饮

    9月15日 因外感求愚诊治并告知上回服药共二剂,一剂见减,两剂全愈,甚奇。

    事实上:

    1.中西医药,各有所长。 我见过一些很普通的外感症,病人看西医两星期后求治,外感表证仍然未除者有之。 咳中带有黄痰者,求西医诊治视之为外感症而用药者之;妄用杭生素者有之;妄用止咳收敛药而致其他恶疾者有之。 事实上,用中医药正确地处理,三数日至一星期内应必有良好效果。

    2.当然仍有很多中医见人问病随即背方,致望闻问切若无物,也就是视人命如草芥。 但这究竟并非正途,这类医生也并非绝大多数。 其实中医用药可以与病人的体质、见症配合得丝丝入扣。 这样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也便会立杆见影。

    3.讲科学是太大的题目,我们先讲讲过程与疗效 - 如果在诊断过程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再分 析综合;用药以诊断的综合结论为基础配上适当的用药偏向,加上精简原则,效果神速而 一切受控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胡乱用药甚致连病历都不保留者,那已经不在讨论范围之列了。

    4.调理、治病之不同在于程度而已,没有能调理而不能治病的道理。 不管用药治病、调理、 甚致日常饮食作息,最好皆要对身体状态有所了解方可作出最贴切的选择。 调理用药较轻, 但久而久之也可以收 “移精化气” 之功。 当然错误的累积也会对身体做成损害。 不可以 说因为是调理而把尺度放松。 如果能够应症、对症,饮茶食饭;行站坐卧也可以是救命良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