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6461
系列研究使我国深部真菌感染诊治迈上新台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5期
     本报讯(驻地记者 胡德荣)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合作,对我国三大主要致命深部真菌——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进行的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日前通过鉴定。

    此项研究历时12年。在临床方面,研究者对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采取分期综合疗法,使隐球菌脑膜炎的治愈率由62.5%提高到97.5%,随访2年以上,复发率为零;提出肺隐球菌病的表现可以酷似肺部肿瘤,应将肺穿刺物病理或培养视为肺隐球菌病诊断的金标准;单纯性肺隐球菌病即使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仍需进行足够疗程全身抗真菌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研究者还发现并报告了聚多曲霉引起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及成功救治的病例;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2例分别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的侵袭性肺曲霉病。

    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者发现,AD血清型在系统发育上更类同于格特变种,而不是新生变种;采用变性胶梯度电泳结合序列分析用于新生隐球菌的分类,可不受荚膜缺陷的影响;提出不支持A血清型为新变种即grubii变种的观点;首次建立稳定、无回复突变的新生隐球菌荚膜基因CAP64插入URA5基因的重组突变株,有利于其基因分型。此外,研究者还提出,目前我国肾移植患者中白色念珠菌对咪康唑类药物严重耐药,而且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我国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与CDR1基因的高表达有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