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6368
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视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1期
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视野//
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视野//

     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伴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从针对水钠潴留的利尿剂,血流动力学异常/泵衰竭的扩血管药/强心剂,到针对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的神经激素拮抗类药物的研发应用,推动了心衰治疗的进展。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心衰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改善预后。近年来对心衰与炎症,心衰时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提高,拓宽了心衰治疗的新视野。

    神经激素拮抗类药物

    心衰治疗的金三角包括ACEI、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主要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β受体阻滞剂主要针对交感神经系统。血浆脑钠肽的主要来源是心室,血浆脑钠肽水平>100 pg/mk可作为心室功能异常或症状性心衰的诊断依据,临床试验中作为心衰病人病残率和死亡率的生化标志。

    1. FOSIDIAL试验

    ACEI治疗肾功能正常心衰病人已得到验证,能否沿用到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病人,还需要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基于终末期肾病病人具有高危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