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2771
疟原虫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4日
     王宪锋 缪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2000年18卷第4期

    随着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2号[1]、9号[2]和3号[3]染色体序列的相继明了,关于P.f基因组的研究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未来的2~3年内,将有可能对其全部基因组序列分析完毕。毫无疑问,疟原虫研究即将或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4]。对疟原虫各种基因及其基因产物的功能研究是发现有效疫苗和抗疟药物作用靶位的必要前提,但许多基因的功能,尤其是与疟原虫致病力有关的重要基因的功能尚未得以阐明,因而影响了疟疾的防治工作。以往的基因功能研究局限于与已知功能基因的比较和间接地推测,近年来发展的疟原虫基因转染技术[5]可通过改变基因后观察表型变化在活体研究基因的功能,使疟原虫基因的研究现状大为改观。不仅如此,该技术也使疟原虫基因表达调控、药物抗性研究、细胞生物学以及疫苗的研究均出现了崭新的技术性变化。在四种感染人的疟原虫中,P.f的致病性最为严重,其研究历来倍受重视,本文就疟原虫(主要是P.f)基因转染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疟原虫基因转染的种类

    1.1短暂转染

    自70年代末Hinnen等[6]建立酵母转染技术以来,真核细胞的转基因技术在基因调控和基因功能的研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93年Goonewardence等[7]首先进行了疟原虫基因转染开创性的工作,为疟原虫基因转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作者将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基因插入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P.g)有性期基因pgs28的编码区,构成嵌合基因后克隆入质粒载体pUC13,以电穿孔法导入P.g的雌配子和受精的合子,24小时后检测到虫荧光素酶的短暂表达。两年后,Wu等[8]报导了P.f环状体的短暂转染。将外源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基因分别置于P.f 热休克蛋白86(heat shock protein 86,HSP86)的5’和3’侧翼序列,或富组氨酸蛋白3(histidine-rich protein 3,HRP3)的5’侧翼序列和HRP2的3’侧翼序列等基因调控序列的控制下,也检测到外源CAT在P.f的短暂表达。

    短暂转染常用于基因调控的快速分析,通过报告基因的转录表达即可分析调控基因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确切作用。但在很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稳定转染是必需的。

    1.2 稳定转染

    与短暂转染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9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