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2855
酒精诱发肝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0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00080) 徐正婕 范建高(综述) 王国良(审校) 2004-8-12 17:27:08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9年第19卷第4期

    摘要 肝细胞凋亡发生于许多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也不例外。本文综述了酒精通过细胞色素P450ⅡE1(CYP2E1)、铁、TNF和TNF受体、氧应激、肌纤维母细胞和TGB-β1的作用诱发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基因调控,按程序进行的细胞死亡过程。肝细胞调亡发生于许多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也不例外。Kawahara[1]等用Tunel法研究Lewis y抗原的阳性表达,以评估人类酒精性肝病中的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发现,含有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呈Lewis y抗原的阳性表达,提示含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至少部分以细胞凋亡的方式被清除。在正常大鼠肝脏,肝细胞凋亡仅散在见于中央静脉周围两排的肝细胞[2],而长期以酒精喂饲的大鼠肝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并且肝细胞凋亡程度与肝损伤的轻重密切相关[3]。同时喂饲以鱼油或玉米油,可加剧酒精性肝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的比例[3]。目前认为,线粒体的改变是决定肝细胞凋亡的关健因素。一定限度内的线粒体受损使线粒体通透性增加,释放一些致凋亡因子(包括55kD蛋白质及细胞色素C)、活化胱门蛋白酶(该族蛋白酶可以裂解门冬氨酸健),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肝细胞凋亡多数由受体介导进行,主要为CD95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1、2、转化生长因子-β(TGB-β)受体等。这些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可启动不同的胱门蛋白酶类,诱发肝细胞凋亡。Bcl-2基因及其蛋白则是抑制肝细胞凋亡的重要物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