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55877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在神经损伤修复领域获突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8日 康易网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在肢体神经损伤修复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该院骨科在卢世璧院士领导的化学萃取法制备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动物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郭义柱教授在国内首先将化学萃取法制备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在应用于临床,修复大段周围神经缺损,收到可喜的临床效果。

    肢体神经损伤为创伤的常见疾病,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可遭严重损坏。目前修复的方法众多,有自体神经移植、桥接法、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神经转位术等。目前公认自体神经移植效果最佳,但该方法有其局限性,自体神经移植中采集供体会带来许多缺点:增加了手术创伤,造成该神经支配区的功能障碍、感觉的丧失、疤痕的形成、供体神经瘤性疼痛,且供体有限,常无法满足较大神经缺损或较广泛神经损伤修复的需要,使得自体神经移植临床应用受限。而临床成功应用化学萃取法制备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则有效地突破了这些局限,并为解决较长神经缺损修复等学界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实施此手术的著名神经创伤专家郭义柱教授介绍: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是医学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之一,尤其是较长神经缺损。自2003初至今,他们应用化学萃取法制备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大段周围神经缺损,共8例,患者皆为男性,年龄18-49岁,平均27岁,其中,正中神经缺损3例,缺损长度分别为9cm,4cm和10cm,骨间背侧神经缺损1例,缺损长度4cm,另1例为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缺损,分别为3cm和7cm。损伤至行异体神经移植经过的时间为136-280天,平均220天。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其中一正中神经9 cm 缺损的病人,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功能恢复的过程和程度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据了解,目前未见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段周围神经缺损临床成功病例报道。

    此研究成果是在301医院骨科王岩、梁雨田主任的支技下,由郭义柱、陶笙、刘相成、唐金树、孙明学共同完成的。

    (咨询信箱:gyz301@163.com),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