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2612
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获得突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9日 中新社
     由滇沪两地医学专家历时一年共同完成的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实验日前获得重大突破,五只实验恒河猴全部成活,这为今后人类攻破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提供了宝贵的动物实验的依据,也使滇沪两地医学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心跳呼吸骤停、脑中风、特重型颅脑损伤、颅脑和心血管重大手术等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大脑温度越低,对脑细胞的保护效果越好,脑温从37度下降到16度以下时,脑细胞代谢和耗能几科处于停滞状态,这时神经细胞能在无血无氧条件下长时间存活。由上海仁济医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专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1年多的研究,先在常温下阻断猴脑血流10分钟,再将猴脑脑温降至16度以下,而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断血流状态60至100分钟后进行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灌注复苏实验,五只实验猴全部成活,脑功能及行为完全正常。据介绍,这个实验的成功是世界医学界神经外科的重大突破,为今后严重脑缺血性疾病的救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百拇医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有关专家今天在此间宣布:被称作“超深低温技术”治疗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的动物实验已经在昆明获得成功。

    据文献检索,国内外尚无类似报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江基尧教授介绍说,由该院与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采用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摄氏十六度以下),对五只实验猴在常温条件

    下全脑血流阻断十分钟,进行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灌注复苏实验。随访观察一个多月,目前五只实验猴全部成活,脑功能及行为完全正常。该项实验的成功,为今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基尧说,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脑中风、特重型颅脑伤、颅脑复杂疑难手术、心血管重大手术都会导致严重脑缺血缺氧,是导致人类死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 百拇医药
    他说,科学研究发现,当人脑在常温下完全缺血缺氧五至十分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病理损害几乎无法恢复,就会导致脑死亡或植物人。课题组首先在正常温度下,将供应猴脑的所有血管夹闭,并将一侧颈动脉和颈静脉与体外循环机相连组成密闭循环系统,在常温条件下脑血流阻断十分钟后,立即向脑内连续灌注摄氏四度林格氏液,几分钟内猴脑温迅速降至摄氏十六度以下,而体温则能够维持在摄氏三十三度。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治疗完成后,开通夹闭的所有供应脑血流的动脉和静脉,恢复正常脑血流,脑温逐步恢复至正常,实验猴逐步苏醒、恢复正常功能。结果采用选择性脑超深低温治疗的五只猴全部存活、脑功能和行为完全正常,而采用同样技术常温脑灌注的脑缺血猴则全部死亡。

    在谈到该项研究的机理时,江基尧说,实验研究表明:脑温每降低一摄氏度,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氧耗量降低百分之五左右,当脑温从摄氏三十六度下降至摄氏十六度以下时,脑细胞代谢和耗能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此时脑神经元能在无血无氧条件下较长时间存活,而且脑缺血导致的脑神经细胞损害病理过程得到有效阻断,从而达到脑神经细胞保护和治疗的效果。

    他说,当然,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有效的确切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悉,该课题组曾在两年前在国内外首次采用猴脑血流阻断的同时,立即进行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摄氏十六度以下)八十分钟复苏成功,为开展脑无血手术、提高颅脑外科手术成功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