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5595
浅谈口腔修复学教学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5-0476-02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一个口腔修复工作者,既是口腔医学的科学工作者,又是口腔修复患者生理功能的再造者。因此,在学习口腔修复学时,既要系统地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又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理论和技能的两方面不可偏废。

    1 首先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

    (1)教学目标明确。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才能让学生形成有意,注意,集中思路学会问题,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真正掌握。(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强调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解与提问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多运用启发性教育,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具体口腔的病例的诊治过程出发,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讲解来概括书本知识,使基本知识能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兴趣。口腔修复学的理论,存在着很难理解的问题,因此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实物及演示操作等方法,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从形象直观的教学中加深理解,可由此大大提高修复课的教学效果。(4)充分利用因特网及电子阅读电化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腔修复课的教学中,仅靠教师枯燥的讲述,学生难以想象,难以掌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学形象直观,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增大信息量。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新技术,新动态,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口腔修复实验质量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按专业大纲 要求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2)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教程具体实验步骤,认真带教,讲解,演示,耐心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严谨的学习态度,为步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学生职业素质

    口腔修复学具有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要求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动手能力的服务型人才。一个修复体的完成要靠医师,技师,护士等人员共同协调工作,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其质量,所以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意识,默契的合作,加上熟练的技术和对患者的高度同情心,责任心才能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因此必须在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作者单位:112000辽宁省铁岭市卫生学校五官科教研室

    (收稿日期:2004-03-10)

    (编辑 罗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