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国外医学动态
编号:10469642
血液中的蛋白质可望作为癌症指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8日
     简单的验血,是否有助于作为诊断常见癌症发生率的指标?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可望为这带来曙光。

    结合该项及早先几项研究结果发现,血液中常见的生长激素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浓度可能和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及更年期前妇女乳癌有关,然而,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示,这与更年期后的妇女乳癌有何相关性。而研究也发现,另一种蛋白质IGFBP-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若高于正常标准,可能也会增加经前妇女的乳癌罹患率。

    主要研究人员Andrew G. Renehan博士及其研究小组,于4月24日发行的《柳叶刀》(The Lancet)s期刊中指出,IGF-I及IGFBP-3的循环,可望扮演癌症危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角色。

    McGill大学癌症防治主任Michael Pollak医师表示,该研究发现,通过侦测血液中特定的蛋白质含量,有助于专业医师针对特定族群进行特定几种癌症的发生率进行判断。

    他解释指出,他们并非已经确定只要侦测IGF-I就有用,不过,这可望成为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方向。他认为,他们在几年后,可能就可以找出答案。

    该项关联性可能也有助于说明,为何有些族群对于特定癌症的发生率,偏偏就比较高?比如说,非裔美国男性,特别容易罹患前列腺癌,而他们的IGF-I指数,正好就比一般人高。

    于该项新发表的研究中,研究团检视了针对3,609名癌症病患及7,137名非癌症病患所进行的21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IGF-I指数最高的族群和最低的族群相比,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率提高约50%;在经前妇女的乳癌发生率,则提高65%;此外,不管在哪种性别中,直肠癌的发生率,都提高20%。

    Pollak表示,即使如此,仍应谨慎地分析这些数据,测试族群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有IGF-I偏高的现象,他认为,在其它相关危险因素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人应该特别留意预防罹患癌症。

    这种现象可能会使有定期补充生长激素习惯的族群,更加踌躇。由于年长族群分泌生长激素的量逐渐下降,而适时补充生长激素,在某个程度来说,具有有返老还童的功效,而生长激素可以促使IGF-I分泌量提高。

    Stockholm’s Karolinska 研究中心,Alicja Wolk博士指出,这些产品在网络上就可以买得到,且任何人都能购买得到,然而,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长期服用会有什么后果。

    Pollak博士表示,他相信长期且规律地不当服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他表示,过去已有激素可能会致癌的报道,健身人员由于持续服用雄性激素,将可能提高罹患肝癌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也已知持续服用雌性激素,将可能略微提高罹患乳癌的风险,他认为,如果持续服用生长激素达10年,将可能导致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