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8期
编号:10403047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734-02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如不能及时还纳,长时间可引起肠坏死及睾丸血运障碍,需急诊手术治疗。我院自1981~2003年,手术治疗3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39例中,男31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3.9:1。年龄最小9天,最大3个月。发病时间最短2h,最长1周。男31例中,3例为回盲部嵌顿,余均为小肠。女性8例均为滑疝,其中6例为卵巢嵌顿。有肠坏死8例,占20%。睾丸血运障碍者10例,占男性病例中32%,其中5例行睾丸切除。病例诊断睾丸出血4例,睾丸坏死1例。39例中仅1例术后合并肺炎、呼吸衰竭自动退院外,余均痊愈出院。切口一期愈合,经随访无复发。

    2 讨论
, 百拇医药
    胎儿早期睾丸和附睾发源于中肾的生殖隆凸,位于两侧腰部的腹膜后。随着胚胎发育,睾丸逐渐下降,第九周时穿过腹股沟管的肌肉和筋膜层,组成内、外环直达阴囊内,在出生前或后不久,鞘状突逐渐闭锁消失。男婴的鞘状管和女婴的N CK管,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而腹膜鞘突不闭锁,就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由于新生儿腹股沟管成垂直而短,外环贴近内环口,腹前壁下部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较薄弱,腹膜鞘状突未闭及疝囊颈部狭窄等解剖特点,在哭闹时,肠功能紊乱,腹胀,咳嗽等各种因素作用下,使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都可引起腹腔内脏向腹壁薄弱点突出造成疝。虽然新生儿腹股沟纤维缩窄环富于弹性,血管弹性大,腹肌发育欠,不易发生嵌顿,但由于年龄小,及疝内容物小,常不易被发现而被延误诊断,导致嵌顿疝并发肠坏死。

    肠坏死与发病时间大多成正比。腹股沟斜疝嵌顿后,疝囊内的肠管及系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静脉回流受阻,组织肿胀,加重肠系膜血管受压。由于长时间的动脉缺血,静脉回流受阻,肠管瘀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本文39例中,有肠管血运障碍15例,嵌顿时间均在14h以上,其中肠坏死有8例,嵌顿时间发生在24h以上。由此可见嵌顿疝中肠坏死与发病时间成正比,并以24h判断有否发生肠管坏死作为术前参考依据。当然引起肠坏死还可以因外环口的狭窄程度及疝内容物的多少有关。
, 百拇医药
    睾丸为机体重要的性腺器官,直接关系到患者生长及生活,对睾丸的切除应极为慎重。嵌顿疝中,睾丸多因精索受压而供血不足,静脉回流受阻,多数病例大体看睾丸呈黑紫色,而镜下见睾丸实质出血。如果出血少,红细胞可完全被吞噬细胞清除,出血灶完全被吸收不留痕迹。出血灶较大,组织破坏较多,则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而被机化。Smith动物实验表明 [1] ,一般阻断睾丸血运4~10h后,即可发生睾丸坏死。新生儿睾丸虽有坏死征象,但易恢复。因此即使血运不良,亦应争取保留睾丸。本组有10例睾丸血运障碍,占男性病例的32%,开始时我们对术中发现睾丸有发黑者均行切除,病理证实睾丸出血。近10年来根据术中针刺睾丸有暗红色静脉血流出,则给予保留,本组有5例,经随访,4例发育正常,1例发育较对侧小。由此说明,对睾丸血运障碍者,如经针刺出血,应予以保留。当精索压迫解除,睾丸血运恢复,通过睾丸自身的组织修复,可能会保留其一定功能。

    女性嵌顿疝多为滑疝,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文献所载,女性嵌顿疝不易手法返纳,而应急诊手术治疗。女性卵巢与子宫附件多为疝囊的组成部分,当腹内压增高时,极易从内环突向外环口,由于外环口极度狭窄,疝入的卵巢不能自行还纳而导致嵌顿,时间越长卵巢越肿胀,还纳越困难。本文8例女性疝中,有6例为卵巢嵌顿,松解后均证实为滑疝。此说明女性嵌顿疝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森田里一部,他.小儿外科学.1984,16(7):879.

    作者单位:116012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外科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