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5期
编号:10401062
臀部慢性炎症病灶切除治疗3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5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5-2296-01

    臀部慢性炎症难以治愈,本文报告3例成功治疗的体会。

    1 病历摘要

    例1,男,72岁,47年前战斗中炮弹片炸入左臀部,无症状,没取出,直到三年前臀部出现红、肿、痛,到沈阳某家大医院住院,取出弹片,术后刀口感染化脓,经换药,清创缝合,炎症块切除,均不愈,出院到另一家沈阳大医院门诊换药,1个月仍无愈合的趋向,诊断左臀慢性炎症病灶,收入院治疗。病人一般状况好,左臀4cm×1.5cm瘢痕块,有色素沉着,瘢痕中间有1.0cm外口,深约0.5cm,无红肿,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压痛(+)。入院当日行炎症灶切除,术前半小时0.5%甲硝唑250ml,菌必治1.0加盐水200ml,静滴。手术时,先皮肤消毒,创口内塞0.5%碘伏纱布,瘢痕周围浸润麻醉,麻醉用0.25%利多卡因10ml加1滴肾上腺素,取出创口内碘伏纱布,清除其内的炎症肉芽组织,干纱布擦拭;再放入0.5%碘伏纱布,皮肤重新消毒,距瘢痕0.5cm梭形切口,长约5cm,切除瘢痕炎症灶,创口内出血不结扎,不缝扎,压迫止血,重新消毒,换手套,用干净器械、敷料,大角针7号线一层缝合,不留死腔。术后卧床,禁止髋关节屈曲,术后再用上述抗生素2天。病人术后绝对不屈髋关节有困难,由于屈髋关节,切口缝合线松动,术后7天在原缝合线间再缝合,拆除原缝合线,再10天后拆线,已治愈,随诊1年无复发。术后病理:瘢痕组织。
, 百拇医药
    例2,男,33岁,半年前因臀部粉瘤手术,以后疑粉瘤复发又手术切除2次,但无粉瘤样组织,20天前发现左臀部有乒乓球大的包块,无明显疼痛,不发热。检查:一般状况好,左臀有3~4cm手术瘢痕,其下方有3cm×3cm包块,界 限清楚,活动性差,稍突出皮表,压痛(+)。诊断左臀部慢性炎症病灶,收入院。按上述方法切除治愈(没有创面,处理较简单),随访1年无复发。

    例3,男,51岁,原因不明昏迷24h,家属认为已死,没去医院治疗,病人意识恢复后,发现左臀内上有4cm×4cm水泡,以后化脓,在附近医院治疗8个月不愈,又用中药换药治疗1个月,仍无任何好转。病人一般状况好,左臀部有5cm×2cm横行肉芽面,较新鲜,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掀开其上方皮肤,可见3cm洞穴,其内为肉芽组织,诊断左臀慢性炎症病灶,在门诊按上述方法切除炎症灶缝合。回家卧床休息,病人对制动、卧床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仍上班,次日缝线断裂,隔日再缝合。术后卧床休息,但夜里梦中屈髋缝线又断裂,缝合2次,最后一次缝合用双7号线距创缘3cm缝合,缝合线不再断裂,但有松动,缝合处裂开,每3日紧线1次,半月后缝线脱落,剩一小创面,换药,半个月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笔者1996年报告慢性炎症病灶的切除疗法 [1] ,其成功治愈的关键在于:选好适应证,严格的无菌操作,有效的杀菌法,创口内无异物及感染物,一层缝合不留死腔,设法消灭死腔,晚拆线(2~3周拆线)。抗生素的应用并不重要。 但对臀部这个特殊部位,按一般的慢性炎症病灶切除治疗,仍可失败,因为臀部的活动,如:走路、排大便等,均影响愈合,愈合后可再裂开,笔者采用制动、二次缝合和紧线的方法获成功治愈,笔者设想也可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保证成功愈合。

    参考文献

    1 刘德成,王永刚,曹玲.慢性炎症病灶的切除疗法.中华外科杂志,1996,34(8):494.

    作者单位:1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2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