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5期
编号:10400953
异体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 采用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自1996~2001年,有32例患者使用此方法,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7~35岁,骨缺损范围8cm×6cm~1.2cm×0.8cm,上肢14例,下肢18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排斥反应,29例得到6个月~2年的随访,28例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好。1例2级骨巨细胞瘤复发。结论 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是一种好的方法。患者功能恢复好,并能减少自体骨移植的并发症。

    关键词 异体移植 红骨髓 骨缺损 移植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5-2249-02

    Repair of bone defect due to excision of benign lesion
, http://www.100md.com
    with bone allografttransplantation

    Xie Xizhong,Yu Linquan,Guo Hanming,et al.

    Dept.of Orthopaedics,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Huizhou216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constructive methods for bone defectdue to the excision of bone tumor.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 were treated with profound hypothermia freezing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genic red bone marrow.From1996to2001,32cases were treated with bone allograft,there were23females,9males,ages were from7years old to35years old,the width of bone defect were from8cm×6cm to1.2cm×0.8cm,the tumors were on upper extremity in14cases,on lower extremity in18cases.Results No patient was found rejection,followed-up period ranged from6months to24months in29cases,in28cases here cured,the funcˉtion of extremity was good.One patient with grade two giantcell tumor had local recurrence.Conclusion Bone alloˉgraft combined with autogenic red bone marrow leads to excellent functional results and lessens the complications assoˉciated with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allograft red bone marrow bone defect transplantation

    1996~2001年我院骨科应用经脱钙、脱脂处理消毒后的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治疗因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所致肢体骨缺损3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7~35岁,骨缺损原因有骨囊肿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9例、骨巨细胞瘤(Ⅰ~Ⅱ级)8例,内生性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8cm×6cm~1.2cm×0.8cm,上肢14例,下肢18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异体骨选用 应用意外死亡的健康青壮年贡献的骨骼,分别取下松质骨及皮质骨,经脱钙、脱脂等一系列处理,剪切制成30mm×6mm~15mm×4mm大小不等的松质骨条或截成长度不等的皮质骨段包装消毒后备用。
, http://www.100md.com
    1.2.2 病灶清除植入异体骨 本组各种良性骨肿瘤病例,手术时在切口范围内肿瘤边缘皮质较薄处开窗,先刮出一块肿瘤组织作冰冻切片。按骨科手术要求彻底清除瘤腔肿瘤组织,冲洗干净后置入异体松质骨条填满瘤腔,1例上肢、2例下肢骨缺损范围较大先用异体管状骨块移植、周围再用异体松质骨条植入。若肿瘤骨壳完整,应尽量保存骨 ˇ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项目(粤卫科[1997]416) 膜,植骨后缝合。

    1.2.3 自体红骨髓抽取 根据需要手术时从髂嵴抽取红骨髓5~30ml不等,少数儿童病例从胫骨上端抽取。

    手术植骨后均紧密缝合切口,将红骨髓注入骨缺损区或瘤腔内,至不能注入为止,以增加植入骨髓细胞量,也可酌情加入少量抗生素,伤口不放引流。

    2 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没有出现免疫排斥反应,有3例术后早期伤口周围皮肤少许红肿、局部有胀痛感,这3例为掌指骨及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29例得到6个月~2年的随访,28例骨愈合、在术后3个月~1年X线照片均可见到骨痂生长,6例在手术2年X线照片见植骨处异体松质骨条、骨块与瘤腔边界模糊至融合及部分骨小梁生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例骨巨细胞瘤(Ⅱ级)复发,再次扩大病灶清除范围并应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治疗获得痊愈。1例8岁女童股骨下段外髁上方巨大骨囊肿植骨后移植骨生长良好,但股骨外侧骨骼生长较内侧慢,3年后出现轻度膝外翻。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修复骨缺损的方法 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游离骨移植或带血管显微骨移植 [1]、异体骨移植、自体骨与异体骨混合移植、异种(猪、牛)骨移植以及人工复合材料移植等多种。

    代替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有人工骨、异体骨、异种骨等多种,根据骨的有机成分及无机成分国内外已经研制出许多骨移植材料,从无机材料到有机材料,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复合材料(如磷酸三钙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等),最近上海又研制报告了可降解吸收材料自固化磷酸钙应用于临床。

    异体骨采用从意外死亡的健康青壮年贡献的骨骼,经脱钙、脱脂处理后消毒备用或经无菌操作取出再作深低温(-86℃)冷冻处理备用的,也有应用经煮沸、酒精浸泡处理的松质骨、皮质骨。有许多作者应用胎儿骨 [2,3] ,刘泽炎等 [4] 报道应用异种(猪、牛)骨行植骨术取得初步成功。根据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等现状以及伤病员的要求,我们选择应用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该法具有良好的促进骨痂生长修复骨缺损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2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同种异体骨经冷冻脱钙处理后,抗原性大大降低,5年多来我院骨科临床应用于骨缺损和骨不愈合的80多个病例中,基本上没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及感染,仅有3例术后早期局部发生轻度红肿、疼痛,这3例均是应用在皮下软组织较少的部位(掌指部、腕部),考虑为异物反应;本组病例均没有应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都没有发生全身并发症,骨缺损大部分修复,可以看到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据有关单位研究,经脱钙处理的异体骨不但抗原性降低,还保留了“骨形态诱导蛋白”(BMP)的活性,可以较快诱导成骨。而且在异体骨植入后,宿主骨床及周围软组织的血管长入,同时将血管周围的间叶细胞带入,在吸收过程中释放出成骨素,导致新骨形成 [5]

    3.3 关于自体红骨髓的成骨作用 自体红骨髓的成骨作用机制虽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红骨髓的成骨能力是由骨髓基质系统的基质干细胞形成的,在骨髓移植后的坏死部分释放出成骨诱导物质的刺激下又分化成为成骨细胞。Paley等指出成骨能力取决于骨髓内的骨祖细胞,在有骨形态诱导蛋白(BMP)存在时能够较快地分化成骨。另外还有研究表明骨髓细胞的数量多少对其成骨作用有直接影响,所移植的骨髓量越大,诱导生成的新骨越多 [6]。Krzymanski等 [7] 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骨髓基质细胞与骨中的成骨细胞具有同样的成骨效应。国内也有研究报道临床上治疗陈旧性骨折应用“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疤痕组织内”有成骨作用 [8] ,进一步说明了自体红骨髓移植的成骨作用。由于新鲜骨髓才有明显的成骨作用,因此,要求在手术时才采集自体红骨髓,并强调严格无菌操作。
, 百拇医药
    3.4 注意其他的并发症 (1)病灶在干骺端的儿童病例, 在做病灶清除时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要求尽量减少骨骺的损伤,本组1例8岁女童股骨下段外髁上方巨大骨囊肿植骨后移植骨生长良好,但X线照片发现股骨外侧骨骼生长较内侧慢、骨骺线较内侧稍窄,3年后出现轻度膝外翻,考虑是在做病灶清除时部分损伤了股骨下段的骨骺,从此可以看到骨骺对儿童长骨生长的作用。(2)Connolly将经皮骨髓注射的方法应用于临床以后,1995年他也发现单独植入后易扩散、降低其成骨效能的缺点,因为骨髓有一定的移植性,我们曾经为1例胫骨骨折病例在骨折端及周围注射20ml的红骨髓后,4个月后照片竟发现胫骨与腓骨间出现了“骨桥”,提示我们如果需要在桡尺骨区域注射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贯穿骨间膜,防止桡尺骨间形成骨桥,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所致肢体骨缺损是安全、可靠的,临床上修复骨缺损效果确切,技术操作不复杂,并且自体红骨髓采集方便,创伤小,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二,减少伤病员自体创伤,凿取自体髂骨后可能有部分病人会产生局部疼痛,负重力减少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方面,还可减少凿取髂骨后造成的心灵创伤,因为在临床上可见到儿童凿取髂骨后,髂骨缺损区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不但影响臀部外形,还影响臀肌功能。因此异体骨加自体红骨髓联合移植是骨科临床上修复治疗良性骨肿瘤切除术后所致骨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陈振光.骨移植回顾与展望.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1-16.

    2 邓万祥,赵胡瑞,张正善,等.胎儿骨在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3):155-156.

    3 沈成华,房晓彬,蒋华富.胎儿脱钙骨移植治疗四肢良性病变切除术后骨缺损.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6,13(3):148-151.

    4 刘泽炎,夏禄华,巩万钧,等.异种骨移植63例初步报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8,12(5):309-311.

    5 郑延颛,迟传祥,陈国瑞.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后的超微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93,13(6):423-311.
, http://www.100md.com
    6 Salama R.Xenogeneic bone grafting in humans.Clin Orthop,1983,174(4):113.

    7 Krzymanski G,Kalczak M,Wiktor jedrzejczak W,et al.The use of bone-marrow-derived fibroblastoid cells and fresh bone marrow in the the treatment of bonedefects:an experimental study.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7,26:55-60.

    8 梁雨田,张伯勋,卢世壁,等.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3):148-151.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谢衷 余林权 郭汉明 张建民 赖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