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9期
编号:10397488
针灸针、采血针表面HBsAg检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9-0837-02

    最近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我县13个医院针灸科及其化验室的针灸针、采血针以及医务人员手的HBsAg污染情况。

    1 方法及结果

    采样方法是在无菌试管内放0.5ml PBS-Tween20缓冲液,以无菌棉拭子经上述缓冲液湿润后在两手的10个手指的掌面和指端以及针灸针、采血针前端表面进行擦拭,然后插入试管内待检。针灸针和采血针以3个样品。混合采样作为一个标本,手以每人为一个标本。结果见表1。

    表1 针灸针和采血针等HBsAg阳性率(略)

    2 讨论

    本调查发现针灸针(使用过的和消毒过的)和医务人员 的手均受到HBsAg的污染,手的污染可能与经常和受污染的针灸针接触有关;消毒后针灸针受污染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医务人员的手在反复取用时的污染,二是个别单位可能消毒质量存在一些问题。针灸科应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尤其注重消毒的质量,手要加强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偶然被HBsAg阳性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可发生肝炎,已屡有报道。化验室用的采血针如被HBsAg阳性者污染,就可能发生人为的接种,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在现场使用的经消毒过的以及使用过的采血针中都检测到了HBsAg,医务人员手的阳性率也达5.8%。消毒过的采血针阳性率高于使用过的,也同样存在交叉污染和消毒质量问题。值得引起各医疗机构预防感染科的注意。

    (收稿日期:2003-05-30)

    (编辑亦 平), 百拇医药(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