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9期
编号:10397410
窦性鼻衄6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总结窦性鼻衄的早期诊断及分布、分类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上颌窦病变最多,占95%(57/60);鼻窦曲霉菌41.67%(25/60),鼻窦囊肿30%(18/60),其余还有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出血坏死性息肉、恶性肿瘤、炎症和单纯上颌窦粘膜血管扩张等疾病。术后随访0.5~5年,除4例恶性肿瘤外,均恢复良好,无复发。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生存2年,2例生存4年。结论 对窦性鼻衄应加以重视,上颌窦穿刺冲洗检查有一定意义,鼻窦CT扫描是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术式选择的重要依据,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鼻窦疾病 鼻出血 外科手术 耳鼻咽喉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9-0823-02

    鼻窦部位隐匿,且窦性鼻衄往往出血量少,就诊检查时出血已止,临床易漏诊。我们回顾分析了自1995年1月~200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0~68岁,平均43.5岁,40岁以上者38例(63.33%);病程1个月~20年,1年以内38例,1~2年14例,2年以上8例,其中1例达20年。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鼻出血者。

    1.2 症状与体征 所有患者均

    以反复鼻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为间歇性少量血涕、脓血涕、回吸涕带血,本组仅1例出血量多达100ml。18例病程中伴有鼻塞、流脓涕、面颊部胀痛及头痛。所有患者行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均未见鼻腔、鼻咽部原发性出血性病灶存在。12例中鼻道有少许新鲜血迹,10例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8例鼻中隔偏曲,2例鼻腔外侧壁内移,部分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有6例冲出灰褐色豆渣样物、3例陈旧性淤血。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鼻窦CT扫描,提示单纯上颌窦病变45例,上颌窦病变累及同侧筛窦12例,筛窦病变2例,蝶窦病变1例。CT值为28~70Hu,个别达150Hu。12例为上颌窦压迫膨胀性改变,8例为浸润蚕蚀样破坏。
, 百拇医药
    1.4 治疗方法 本组32例行上颌窦根治术,9例行上颌窦根治术或上颌窦、筛窦联合根治术,14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1例行鼻内窥镜下蝶窦开放术,4例恶性肿瘤行上颌骨大部分切除术加术后放疗。

    2 结果

    60例患者均经术前或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确诊。24例为曲霉菌性上颌窦炎(其中3例累及同侧筛窦,4例为双侧),1例为曲霉菌性蝶窦炎,16例为上颌窦囊肿(5例为双侧),2例为筛窦囊肿,5例为筛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例为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3例为上颌窦炎症,4例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筛上颌窦鳞癌,1例筛上颌窦肉瘤),1例为单纯上颌窦粘膜血管扩张。左侧鼻窦病变27例,右侧24例,双侧9例。

    术后随访0.5~5年,除4例恶性肿瘤外,均恢复良好,无复发。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生存2年,2例生存4年。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鼻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原因多,多发生于鼻腔,窦性鼻衄文献报道较少。本组多为间歇性少量血涕、脓血涕、回吸涕带血,仅1例出血量多达100ml,这可能与鼻窦解剖的隐蔽性和自然口的位置及中鼻甲、钩突肥大等阻塞因素有关 [1] 。鼻窦病变导致反复鼻出血的原因可能为:(1)病变本身血管丰富及灶性坏死;(2)窦壁及窦口粘膜炎性改变,粘膜血管扩张导致出血;(3)囊肿囊壁破裂出血。

    鼻窦病变鼻出血主要表现为窦口有新鲜血性物。鼻内镜检查如果能窥见窦口有新鲜血性物流出,多可考虑窦内病变,但应与因鼻腔填塞血液流入窦内鉴别;窦内囊肿破裂导致出血多有淡黄色清亮液体经鼻流出;另外,中鼻道水肿、鼻腔外侧壁内移均应考虑窦内病变可能。多数患者就诊检查时出血已止,且上颌窦窦口较窦底壁高,鼻腔检查难以发现异常。因此,对反复少量鼻出血的患者,经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排除了鼻腔和鼻咽部的原发疾病后,应想到鼻窦病变的可能,并予以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 。对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者,可先考虑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检查,如冲出灰褐色豆渣样物,则多可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冲出淡黄色清亮液,则多可诊断上颌窦囊肿;冲出陈旧性淤血,则多考虑窦内出血;冲洗时阻力较大或冲洗液无法流出,则窦内有息肉、肿瘤可能,且上颌窦穿刺冲洗对上颌窦炎症有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鼻窦CT扫描在鼻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 。鼻窦CT扫描能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根据窦壁骨质受累的形式可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良性病变一般为压迫膨胀性改变,恶性病变一般为浸润蚕蚀性改变。部分鼻窦疾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鼻窦真菌感染可见窦腔内结节状团块影及不规则钙化斑点;粘膜潴留囊肿呈一球形软组织密度影;粘液囊肿早期为窦内局限性密度增高,随着囊肿的逐渐扩大,窦壁变薄、向四周膨胀性扩展 [4]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出血坏死性息肉和恶性肿瘤CT扫描有时难以鉴别,需病理检查确诊。鼻窦CT扫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对鼻内窥镜手术,更是不可缺少。

    本组60例窦性鼻衄分布及种类特点:以上颌窦病变最多,占95.00%(57/60);其中有12例累及同侧筛窦,单纯筛窦和蝶窦病变分别为2例和1例,与周顺平等 [1] 报道类似。鼻窦曲霉菌41.67%(25/60),鼻窦囊肿30.00%(18/60),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8.33%(5/60),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和鼻窦恶性肿瘤各占6.67%(4/60),另鼻窦炎症、单纯上颌窦粘膜血管扩张分别为3例、1例。
, http://www.100md.com
    鼻窦病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一般预后良好。传统手术多为上颌窦根治术或上颌窦筛窦联合根治术。近十几年来,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开展,部分该病患者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彻底清除病变。本组经手术治疗后,除4例恶性肿瘤外,随访0.5~5年,均恢复良好,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周顺平,刘复平,方争胜.以鼻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鼻窦病变.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8(1):53-54.

    2 陈登巨,刘收厚,金新.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27例分析.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0,14(1):21-22.

    3 Yousem DM.Imaging of sinonasal inflammatory disease.Radiology,1993,188(2):303-314.

    4 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81.

    (收稿日期:2003-06-19)

    (编辑亦 平), 百拇医药(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