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6038
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了解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效果,为饮水型氟病区的今后改水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观察点8~12岁在校学生每年全部进行氟斑牙普查,并对每个年龄组随机抽查10名学生进行测定尿氟含量。并对该村的东、西、南、北不同方位各抽一份水样进行水氟测定。水氟、尿氟测定均采用氟离子电极法。结果 该观察点1985年改饮低氟水,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6.1mg/L降至改水后的0.22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尿氟含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到1998年后达到非病区标准。改水工程的管理仍存在隐患。结论 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饮水型氟中毒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改水工程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常年供水,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词 降氟改水 儿童 氟斑牙 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8-0749-03

    开封市地处豫东平原,属碱性土壤,地方性氟中毒为饮水型,我市氟中毒病区分布广泛,共有病区1810个,病区人口约157.20万人。自1982~2000年对病区进行了470个病村进行降氟改水,使20余万病区群众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为了科学评价降氟改水防治地氟病的措施,我们对于开封市尉氏县苗庄村进行了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16年(1985~2000年)的效果观察。
, 百拇医药
    1 调查内容

    1.1 观察点的基本情况。

    1.2 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动态观察。

    1.3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1.4 8~12岁儿童尿氟水平测定。

    2 方法

    2.1 氟斑牙诊断 1990年以前采用三型九度法 [1] ,1991~2000年采用Dean氏法 [2] ,对观察点8~12岁在校学生全部进行普查。

    2.2 测定方法 8~12岁儿童尿氟测定采取随机抽样,每个年龄组中10人,男女各半,水氟、尿氟测定均采用氟离子电极法 [3]
, 百拇医药
    3 结果

    3.1 观察点的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开封市西南50km,属黄河冲积平原,人口约1500人,居民饮水方式为自建手压井,深15~30m,水味苦咸,水氟含量2.5~6.1mg/L。1985年投资近十万元修建改水降氟工程,打深井220米,工程水量足,利用压力罐供水,受益人口在95%以上。

    3.2 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动态观察结果 该观察点改水前水氟含量为2.5~6.1mg/L,1985年工程启用时水氟含量0.3mg/L,符合国家规定饮用水氟卫生标准,与改水前对比降氟效果非常显著。改水后历年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其含量一直比较稳定(见表1)。

    表1 不同年度水氟结果 (略)

    3.3 历年氟斑牙患病情况 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该观察点改水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93.40%,从改水后第二年到1993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持续下降。由于1992~1994年工程出现问题而中断供水,村民又饮用压井水,使1994~1995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又回升到50.97%,1995年改水工程修复后正常供水,1996年之后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重新下降,到1998年达到 非病区控制标准(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2 不同年度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略)

    3.4 不同年龄尿氟监测结果 见表3。从表3可见,不同时期尿氟水平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该观察点改水8~12岁儿童尿氟几何值为3.59mg/L,1986年改水后8~12岁儿童尿氟值逐渐降低,到1992~1994年由于工程供水中断,村民又饮用手压井水,此时的8~12岁儿童尿氟值回升到4.2mg/L,1995年工程修复供水后,8~12岁儿童尿氟值到1998年又降到1.61mg/L,8~12岁儿童尿氟水平波动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变化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r=0.9960,P<0.01)。

    表3 不同年度8~12岁儿童尿氟结果(略)

    3.5 工程供水和管理情况 1985年工程建成后,该村成立了以村长为组长的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管理水员,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保证正常供水,在1985~1991年期间,每年供水正常。1991年下半年,村干部领导班子调整,管水组织瘫痪。1992年水泵出现问题而没人管,造成供水中断3年,1995年经多方努力恢复供水。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通过16年对该村观察表明,在改水以后,只要病区村民能常年饮用低氟水,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逐年下降,当到改水的第8年时,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的93.17%降至31.82%,介于病区与非病区标准临界值(30%)。由于在1992~1994年中断供水,而使1993~1995年该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回升到47.86%~51.1%。当1995年恢复供水后,该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又逐渐降低,到1998年其氟斑牙患病率降到22.8%,达到非病区控制水平,1998~2000年处于稳定状态。

    观察结果表明,降氟改水防治氟斑牙是有明显效果的,只要改水工程保持良好,饮水氟含量稳定,氟中毒的流行是能得到控制的。但是,从这次观察结果还能看出,由于该村工程管理和维护不及时,使供水中断3年,造成该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推迟达到控制标准。这就给我们提出,怎样才能保证改水降氟工作的持续发展,保证已改水井常年供水。当前一村一井的改水方式难以保证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和专 业化维护,诸多不确定因素威胁着正常供水。我们认为,在平原地区,应结合村落和人口较为密集的特点,改水工程应该参照城市供水的模式,搞联网工程或建较小型自来水公司,走规范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路子,使病区群众长期能够饮用低氟水,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百拇医药
    从8~12岁儿童氟动态监测结果分析,尿氟含量是反映饮水氟多少的特异性指标,改水前8~12岁儿童尿氟值为3.59mg/L,改水后的第2年即降1.95mg/L,尿氟下降非常明显,当在1991~1994期间,由于改水工程出现问题没有及时维修中断供水,该村民又饮用压井水后,回升到4.20mg/L;1995年恢复供水后其8~12岁儿童尿氟含量又逐年下降。因此可以证明,尿氟含量可作为防治氟中毒效果评价的一项指标。

    参考文献

    1 戴国钧.地方性氟中毒,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119-121.

    2 刘昌汉.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9-60.

    3 卫生部地病司.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1991,70-72.

    作者单位:475001河南省开封市卫生防疫站

    (收稿日期:2003-08-03)

    (编辑 使臻), 百拇医药(杨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