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其他
编号:10396656
疥疮误诊20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5月 第4卷 第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疥疮误诊的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8月诊治的200例疥疮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基层医院单位误诊182例,典型病例误诊168例,婴幼儿误诊10例,经性接触传染误诊59例。结论 基层医务工作者缺乏皮肤病专业知识、患者症状不典型、未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查体、未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查体、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鉴别诊断是避免疥疮误诊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疥疮 误诊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9-1398-02

    我院1998年1月~2003年8月,共诊治外院及我院误诊的疥疮患者20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8例,女62例;年龄4个月~76岁,平均31.5岁,其中3岁以下10例;发病至确诊时间2周~2年,平均3.6月;职业:工人56例,农民32例,驾驶员34例,饮服人员19例,学生18例,供销人员16例,军人2例,无业23例;已婚118例,未婚82例;文化程度:学龄前12例,小学31例,中学100例,大专以上19例,文盲38例。

    1.2 传播途径 非婚性接触59例(29.5%),集体宿舍48例(24%),家庭内26例(13%),旅馆52例(26%),不详15例(7.5%)。

    1.3 临床表现 我院首诊时患者的临床表现。

    1.3.1 皮疹形态 瘙痒性小丘疹189例(94.5%),小水疱125例(62.5%),隧道92例(46%),疥疮结节132例(66%);抓痕163例(81.5%),结痂146例(73%),湿疹样改变41例(20.5%),化脓性感染22例(11%),苔藓样改变17例(8.5%),色素沉着26例(13%)。
, 百拇医药
    1.3.2 皮疹部位 指间136例(68%),肘窝56例(28%),乳房21例(10.5%),下腹部192例(96%),外生殖器132例(66%),会阴、大腿内侧164例(82%),头面部6例(13%),掌跖部4例(2%)。

    其中典型病例168例(84%),不典型病例32例(16%)。

    1.4 误诊单位组成 个体诊所及药店坐诊医生79例(39.5%),典型病例78例;乡级医院及社区医院64例(32%),典型病例6

    0例;二级医院39例(19.5%),典型病例30例;三级医院18例(9%),其中我院10例(5%),均为非典型病例。

    1.5 误诊为疾病 湿疹60例(30%),皮肤瘙痒症37例(18.5%),寻常痒疹38例(19%),丘疹性荨麻疹13例(6.5%),脓疱疮6例(3%),毛囊炎9例(4.5%),梅毒9例(4.5%),不详28例(14%)。
, 百拇医药
    1.6 误治药物种类 抗组胺药物190例(95%);皮质类固醇激素:肌注或静滴93例(46.5%),口服146例(73%),外用185例(92.5%);抗生素36例(18%);中草药口服89例(44.5%);不详10例(5%)。

    1.7 辅助检查 全组病例在确诊前均未做辅助检查。

    2 讨论

    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在我国旧社会曾广泛流行,解放后已基本消灭,近30年来,又复在各地流行。由于疥疮传染性强,蔓延迅速,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往往造成家庭或集体流行。

    2.1 本组误诊病例的特点 (1)基层医疗单位误诊率高。本组中个体诊所、药店坐诊医生、乡级医院及社区医院误诊的病例占误诊总数的71.5%,二级医院占19%,三级医院占9%,而且基层医疗单位误诊的往往是典型病例。(2)婴幼儿疥疮误诊比例高。本组3岁以下婴幼儿疥疮误诊占误诊总数的5%。(3)经性传播途径传染的病例误诊比例高。本组中占误诊总数的29.5%。(4)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误诊比例高。本组占误诊总数的16%,多为二级以上医院误诊。(5)发生较重继发皮疹的病例误诊比例高。(6)基层医疗单位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现象严重。
, http://www.100md.com
    2.2 误诊原因分析

    2.2.1 医患认识不足 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皮肤病专业知识,但相当数量的患者认为皮肤病是小病,不愿到正规医院皮肤专科就诊而选择就近就医,从而造成大量典型病例误诊。

    2.2.2 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 (1)婴幼儿疥疮的好发部位不典型,除了发生疥疮的典型部位外,还可发生在头面部、掌跖部,皮疹更加广泛,外生殖器、大腿内侧、臀部可有多发性剧烈瘙痒的疥疮炎性结节,继发皮疹也较重,如果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常常误诊。(2)部分患者就诊较早,还未出现典型皮疹,常导致首诊误诊。(3)清洁卫生条件好、勤洗澡、勤换衣的患者皮疹散在,不容易见到典型皮疹,常导致误诊。(4)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患者皮疹可能首先发生在大腿内侧、生殖器、下腹部、乳房下,如患者隐瞒接触病史或不到正规医院就诊,常导致误诊。(5)患者发生较重的继发性皮疹时,如继发感染、湿疹样改变、苔藓样改变等,常掩盖了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而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诉,如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常常误诊。(6)基层医疗单位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也常导致误诊。
, 百拇医药
    2.2.3 诊断不详细 二级以上医院皮肤专科就诊病人较多,为了完成工作量,医生忽视了详细询问病史,未认真仔细查体,加上个别病人隐瞒病史,常导致误诊。

    2.2.4 未做必要的辅助检查 疥疮具有传染性,皮肤科从业人员遵循的一般原则是“皮肤病可望之而不可触之”,恐惧患者传染给自己,所以对此类患者常不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常常导致误诊。

    2.3 防止误诊的措施 (1)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社区医院、乡级医院及非皮肤专业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熟悉疥疮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减少误诊误治。(2)详细询问病史,重视临床查体及辅助检查。疥疮患者多有传染病接触史,常有去外地旅游、出差或有来自疥疮流行区的亲友、保姆,或有不洁性交史;患者的皮疹有好发部位,特别是指间有丘疹、丘疱疹和隧道,夜间剧烈瘙痒,男性患者阴茎、阴囊多有疥疮结节;此外应注意使用放大镜寻找隧道、并用兰黑墨水法证实或用针挑法或刮片法寻找疥虫及虫卵;对于非典型患者应做活体组织检查,发现虫体即可确诊。(3)注意鉴别诊断。从本组分析可见,疥疮常误诊为丘疹性湿疹、皮肤瘙痒症、寻常痒疹、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疮等疾病,临床中应加以鉴别。 丘疹性湿疹患者四肢躯干有散在红斑、丘疹、渗出、结痂等多形性皮疹,瘙痒剧烈,但无夜间加剧,家中无类似病人,指间常无皮疹;皮肤瘙痒症患者常有躯干四肢皮肤瘙痒,夜间加重,有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但无原发性皮疹,无特殊好发部位;寻常痒疹多见于儿童,多发于躯干及四肢伸侧,丘疹较大,病程缓慢,无传染性;丘疹性荨麻疹患者皮疹为纺锤状风团样斑丘疹,其上有一丘疹或小水疱,散在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不一定对称,指间、外生殖器常无皮疹,无传染性;梅毒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血清学化验阳性;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疹初为脓疱,破溃后有黄色脓痂附着,夏季多见,瘙痒较轻。(4)加强随诊。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应强调定期复查,以避免长期误诊。

    作者单位:745100甘肃长庆石油勘探局职工总医院皮肤科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唐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