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6805
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0-0940-02

    不良孕产史是指遗传咨询最常见的指征,包括反复流产、死胎、死产、生育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等。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临床资料

    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每个检查者计算30个细胞、分析5~10个核型,易位染色体携带者核型见表1,他们的配偶核型均正常。

    表1 易位染色体携带者临床与核型 (略)

    2 讨论

    2.1 易位染色体携带者与自然流产 据文献报道,自然流产约占人类全部妊娠的15%~20%,夫妇一方染色体畸变是造成流产的重要细胞遗传学因素,并以染色体易位和倒位最常见。(1)染色体易位:人群中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频率为1/500,因无遗传物质的丢失,表型多正常,但其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遗传物质不平衡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或者被淘汰、或者在发育成受精卵之后由于不能着床发育而流产、死胎、畸胎。根据遗传学分离率和交换率,在理论上染色体相互易位一共可产生18种配子,其发育正常儿的几率为1/18,罗伯逊易位为1/6,但同源染色体罗伯逊易位不可能发育染色体正常胎儿 [1] 。(2)染色体倒位:过去认为inv(9)属正常多态变异,但近几年,其致病性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一般表现为婚后不孕或早期流产、死产等。具有臂间倒位染色体的个体,一般说来,其倒位片段越短,则重复和缺失的部分就越长,形成正常配子的可能性越小,临床上表现为不育、早期流产、死产的比率就越高 [2] 。壁间倒位染色体的个体,当形成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按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形成特有的倒位环,在环内进行交换可产生四种不同类型配子,一种完全正常,一种为倒位携带者,后两种为不平衡配子胚胎很难存活,将导致流产死胎 [3]

    妊娠期出现早期流产症状时,不应盲目保胎,应视为一种自然淘汰,是一种自然选择,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的检查以排除遗传因素导致流产。

    2.2 染色体畸变致生产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 染色体畸变是生产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的常见原因,及时检出这些易位携带者,将有利于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劝阻他们不再生育或做好产前诊断是遗传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2.3 单个细胞染色体畸变表明其亲代染色体核型为嵌合型 发生在生殖细胞时,可引起流产或核型异常的子代出生 [2] 。这种不易发现的嵌合体,可能是反复流产、畸胎、智力低下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程在玉.医学遗传学基础与临床.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216.

    2 王明.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 (3):52.

    3 黄淑琴,刘静华.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3例.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2):79.

    作者单位:730050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遗传室

    (收稿日期:2003-08-21)

    (编辑 于少伟), 百拇医药(郝胜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