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6972
自配“无痛水”点除睑黄疣51例的临床总结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7-0625-02

    1999年4月~2002年4月,笔者采用“无痛水”外用点除睑黄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均系来我所皮肤科门诊且无系统症状者,其中男9例,女42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5~72个月,平均26个月。51例中有家族史的5例,占9.8%,治疗前均检查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1项或2项高于正常范围的21例,占41.18%。皮疹以桔黄色斑疹和斑块为主,最小为针头大,最大可达1.2cm×0.5cm,面积可覆盖上眼睑的内2/3。

    “无痛水”是含1%的达克罗宁和33%的三氯醋酸的酒精制剂,药液必须装入棕色磨口瓶,在阴凉处存放,最好每年配1次。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头略低,闭合双眼,操作者左手用干棉球压盖睑裂处,右手用去尖的竹制牙签沾药液后,接触一下瓶内壁,使药液不呈滴状,然后从皮疹中央开始向四周轻涂(勿接触正常皮肤),药液不足,重新沾药,直至整个皮疹表面呈霜白色即可,切勿用药过多,以免破坏真皮深部组织而留疤痕。一般间隔10天左右1次(待薄痂脱落后),1~3次均可治愈。轻者均匀涂药1次即可达到目的,对于较大、较厚的斑块,每次涂药可涂2遍并稍加压涂擦。

    1.3 治愈标准 斑疹或斑块消失,仅留轻度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用药1次治愈19例,占37.25%,2次治愈24例,占47.06%,3次治愈8例,占15.69%。2~6个月患部皮肤恢复正常。3个月后复发12例,占23.53%,再行治疗仍可治愈。

    2.2 不良反应 (1)首次用药均有轻度烧灼感,但均能忍受。(2)皮疹消退后有暂时性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尤其是反复发作反复治疗者。(3)少数被感染者治愈后留表浅疤痕。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睑黄疣又称睑黄瘤,是由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在皮下集聚所致。皮疹为软的麂皮色或桔黄色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疹或斑块,长约2~30mm,宽约1~5mm,好发于上眼睑尤其是内眦部,常对称分布,皮疹持久,呈进行性多发,并可互相联合,可有或无高脂蛋白血症,多见于中年女性,无任何症状,部分伴心血管及肝胆疾病[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脂肪增多,睑黄疣的发病也较过去大幅增加,并且人们要求美容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因此要求治疗的病人也随之增多,笔者用“无痛水”治疗操作方便,效果好,安全无痛苦且价格低廉。它的作用原理主要是药液涂擦后能迅速与角质层结合或被吸收,使真皮中黄瘤细胞凝固坏死或泡沫细胞内的胆固醇酯液化变性,达到斑块消退且不留疤痕。涂药时最好在五官科台灯下操作,热能可促进表皮的吸收和水份的蒸发,可增强疗效,防止多余的药液渗到眼内。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双侧眼睑皮疹面积较大,治疗时只能先治一侧,以免眼睑水肿后影响视力不能正常生活。(2)用药后1周内严禁洗头,患处避免用生水擦洗和过多出汗,以防感染。结痂后要用四环素眼膏涂擦,保持痂皮湿润柔软让其自行脱落,切不可硬性去除,以防留有疤痕。(3)对于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高的人同时用降脂药和饮食治疗可能会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6-977.

    作者单位:213200江苏省金坛市皮肤病防治所

    (收稿日期:2003-09-01)

    (编辑刘 娜), http://www.100md.com(葛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