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6882
高等院校学生癔病频发现状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0-0954-02

    我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住宿学生近万人。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夜晚频发的突然晕厥。它直接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把我院的2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19岁,晚自习时与人发生争执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闭握拳,面赤微汗,呼吸急促,血压131/74mmHg,脉搏80次/min,体温37.2℃,持续约数分钟。该女生父母均系下岗工人,现已离异。该女生平时性情急躁,遇事爱与人争执,与同学相处关系紧张,结合过去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癔病。

    例2,患者,女,20岁,晚熄灯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眼不张,双手瘫软,持续约0.5h,呼吸平稳,血压14.5/9.0kPa,脉搏76次/min,体温36.8℃。该女生父母均系苏北农民,已1年未交该生学费。该生平时性格内向,性情抑郁,不爱与同学交往,结合过去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癔病。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镇静 安定10mg肌肉注射,并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2.2 暗示疗法 静推50%的葡萄糖20ml或肌肉注射注射用水1支。同时提醒病人病情已经清楚。针剂的效果5min就会见效。

    2.3 精神疗法 调动病人的好朋友或同学,对病人做一些精神疏导与鼓励,多表扬病人的过去坚强意志与良好品德,诱导病人倾吐心中的烦恼,使之心情好转,情绪稳定而病情痊愈。

    3 病因探索

    以上2例典型病例,在我院医务人员夜班工作中屡见不鲜,也是目前高校住宿生癔病频发现状的一个缩影。分析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心理因素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竞争浪潮使就业难度上升,片面追求高学历,就业难度加大,客观加大学生的思想负担。有些学生因家境贫寒,每年几千元的学费,也成为他们思想上的一种无形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是他们情绪低落、敏感、抑郁寡欢。病例2就是因为过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的癔病发作。
, 百拇医药
    3.2 个性因素 当代高校生大多为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数明显上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非常严重,为人任性,喜欢攻击他人,很少替别人着想,严以待人,宽以待已,不能虚心接受批评,对待批评很少“闻过而喜”,大多是“记恨在心”。使自己一旦遇到困难,很少有人能帮助她,于是常常觉得寂寞,不被人理解。病例1的癔病发作就与过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

    3.3 其他因素 当代的高校生普遍存在信仰弱化,理想淡化,表现在他们的精神面貌:无精打采、忧郁、懒惰,这严重损害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高校生大多是19~24岁的青年,性器官发育已成熟,性心理日趋成熟,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这很容易使他们把男女间正常的好感当成一种特殊的感情而朝思暮想。一旦出现一些矛盾,很容易陷入“恋情”的漩涡不能自拔而终日惶惶。

    4 对策

    4.1 加强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积极心态 当今高校学生独生子女数大幅上升,整体独立生活能力下降。独生子女在家享受较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很少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操心,独立生活就暴露出自己的许多弱点,很快陷入了我怎么什么都不行的尴尬处境。自卑、怯弱又悄然袭身。这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要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加强 独立生活能力,要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以积极的心态构筑人生的优势,是成功的保障。它使人变得心胸开阔,心情舒畅,活泼开朗,富有活力。通过对病例2培养积极心态的教育,使其癔病再未发作过。
, 百拇医药
    4.2 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 要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如果你播撒友情的种子,你就会收获友情。如果你播撒了宽容,你就会收获宽容。如果你播撒苛刻的种子,你就会收获苛刻。要勇于接受批评,他人善意的批评是一种激励的力量,要与人为善,对人对事不要苛求,不要对他人吹毛求疵。

    4.3 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高校生毕竟年龄轻,又缺乏父母随时的生活上的关心和思想上的指导,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更何况当今“网吧”成为一种时尚,网上一些黄色污染极易使高校生产生好奇,尝试心理。教师对此必须防微杜渐,要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由于心理的不成熟,经济的未独立,未来的不确定,即使是一份很真挚的感情也必须冷冻,冷藏起来。高校生要明确早恋的危害和学业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杜绝情感流泛,从而确保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223001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卫生科

    (收稿日期:2003-05-26)

    (编辑 曲全), http://www.100md.com(李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