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6800
静滴β-七叶皂甙钠引起皮疹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0-0887-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7岁。以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基底节脑出血(出血量约35ml左右)收住我科。入院后给予微创穿刺术处理及基础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吸氧等。并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入5%葡萄糖200ml静滴,每天1次。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用药第七天,晚上家属发现病人全身散在性皮疹,尤以患侧(偏瘫侧)大腿部及患侧上肢为甚。当时给予地塞米松10mg(入壶)处理。第二天输液时只给予甘露醇,速尿、含镁的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和β-七叶皂甙钠,患者皮疹加重。四肢躯干密集或融合呈片状皮疹,当时给予抗过敏处理。第三天试停β-七叶皂甙钠后,皮疹未增加。之后未用该药,患者皮疹渐消退。

    2 讨论

    我院所用此药为冻干品β-七叶皂甙钠,每支5mg,武汉爱民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鄂卫药准字(1990)第001528号。该药是从中药娑罗子中提取的皂甙钠盐,是一种含多酯键三萜皂甙。很多临床报告和药理学研究证明,β-七叶皂甙钠能导致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的血浆浓度;抑制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PGF 2α 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 1 的释放量,阻滞细胞的腺苷三磷酸酯酶作用,并延缓Na + 交换,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因而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扩张动脉,增加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作用,而且有消除脑水肿,稳定颅内压,改善脑功能,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神经作用。因此,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水肿等。一般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如沿所输静脉出现索状红线,并在红线两侧出现散在点状或片状红色丘疹伴皮肤瘙痒。但出现全身皮疹少见报道。

    病人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在输液7天后出现过敏反应,停用该药及抗过敏治疗有效,考虑是β-七叶皂甙钠引起的过敏反应,但产生皮疹机理未明,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提示,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及毒性作用,在使用时应密切观察不同的个体差异,发现输液中的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单位:730700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3-06-09)

    (编辑 元红), http://www.100md.com(许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