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6710
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4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6-0559-01

    自1999~2002年间,笔者采用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结合药物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19~56岁;病程20天~15个月。主要症状为颈僵硬、颈痛,向头部及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头晕、头痛、患肢麻木、乏力酸痛感。查体可见患者颈项强直状,颈部活动受限,叩击颈椎多在C 4~6 处诱发症状。压头旋转症状加重,手托患者下颌及后枕部牵引时症状减轻。患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反射引出。X线片检查可见相应椎体间隙变窄或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T或MRI检查可见相应椎间盘脱出隐窝填塞。

    1.2 治疗方法 令患者坐位或站立位,佩戴由多层橡胶囊构成的围领型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挤压充气球,膨胀牵引器,以双肩与下颌后枕为支点牵拉颈椎。充气量以患者最大耐受度为宜。牵引时间不限,一般每次2~4h。牵引时鼓励患者做颈部活动;卧床休息时,要取仰卧位,颈部垫以10cm高,质软枕头,颅枕部悬空。治疗期间,服用活血通络、消炎镇痛药物。症状消失后,巩固治疗2周,去除牵引,继续颈部活动。

    2 结果

    45例患者经牵引后,症状立刻缓解。33例在1周内症状消失,10例2周内症状消失,另2例经4周治疗症状减轻,但活动颈部有时仍伴有头痛、头晕。18例恢复工作后症状复发,经重复治疗不久消失。X线片复查27例,颈椎曲度均恢复正常。CT或MRI复查15例,有10例病变椎间盘回缩,5例无明显改变。其余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影像复查。

    3 讨论

    颈椎间盘脱出症常见于伏案工作者及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低头位,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出现变直或后凸,颈后肌肉,韧带疲劳、乏力,椎体稳定性削弱,椎体后侧间隙增大,压迫椎间盘致损伤或向后脱出,导致化学或物理因素刺激神经根,产生相应症状。病程过久,相应椎体出现增生改变,如刺激椎基底动脉,则出现头部症状。显然,要消除椎间盘脱出引起的相应症状,只有解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们运用了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牵引配合药物治疗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疗效。该方法安全方便,不存在因手术或悬吊牵引等治疗方法所存在的危险和麻烦。与腰椎相比,颈部纤细,力量较弱,不需很大力量,即可对抗颈部软组织张力,增大椎间隙,在间隙负压和颈部活动力的作用下,迫使椎间盘回缩或脱离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缓解症状。配合服用活血通络、消炎镇痛药,减轻病变部位炎性化学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症状缓解,修复病变组织。笔者认为,采用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疗效迅速,方便易行,病人易于接受,虽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但目前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作者单位:264400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02)

    (编辑 阳光), http://www.100md.com(于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