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5970
小儿大面积烧伤52例救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8-0732-01

    我科自2001~2002年间共收治52例烧伤面积20%以上的小儿患者,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最小5天,最大8岁,烧伤面积20%~85%,平均32%。

    1.2 结果 本组治愈最大总面积82%,Ⅲ°占45%。死亡5人,死亡率9.2%。死亡原因:1例呼吸衰竭,1例休克,1例创面脓毒症,2例自动放弃治疗。

    2 讨论

    2.1 积极抗休克 我们采用第三军医大学小儿补液公式,即:烧伤面积×体重×2+生理需要量,晶、胶比例1:1,在此基础上晶体量再增加1/3,尤其对于延迟复苏的患儿,不可过快、过多地补入水分,可适当增加晶胶体,快速、均匀输入。常规留置小儿气囊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对于浅度大面积烧伤患儿,我们不过多追求尿量0.5~1ml/(kg·h),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按计划继续输液。对于深度烧伤面积大甚至有血红蛋白尿的患者,维持尿量在1~3ml/(kg·h),并适当利尿,不急于清创,避免过多刺激,加重休克,宜行简单清创。另外,注意预防并控制惊厥的发生。本组病例仅1例因为延迟复苏,途中过量饮水,休克未纠正;1例休克期出现惊厥,其余病例均平稳渡过休克期。

    2.2 应用抗生素 我们不主张阶梯式用药,早期即给予高效、广谱、足量抗生素,如头孢他啶等,早用早停,同时注意霉菌感染的预防。

    2.3 创面处理 早期行简单清创,能包扎的创面尽量包扎,因为小儿不合作,加上休克期躁动等原因,极易污染创面,待休克期平稳渡过,深度创面磺胺嘧啶银糊剂暴露,肢体及躯干浅度创面行包扎换药。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同成人大面积烧伤,主张早期手术。本组2例,总面积分别为82%、79%,Ⅲ°面积分别为45%、35%的患儿,早期行双下肢切痂自体微粒异体皮移植,其它分次行游离植皮,救治成功。对于关节功能部位深度创面,以大张中厚皮或网状皮移植,提高患儿预后的生存质量。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躯干、会阴等处的深Ⅱ°创面,护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2.4 早期及术后应用甲氰咪胍,伤后8h进少量流食,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

    2.5 营养支持 选用周围静脉给予能量合剂及氨基酸,10%白蛋白的合理应用,可提高胶体渗透压,有利于水肿吸收。另外,监测离子,适当利尿,休克期渡过后注意补钾等,这些细节均不可忽视。

    3 小结

    由于小儿在解剖生理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对于创面、休克、败血症等刺激的应激反应与成人不同,抵抗力也有较大差异,而且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同样面积的深度烧伤,小儿休克、败血症、死亡发生率均较成人高,所以对病情轻重程度的估计及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255036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整形烧伤科

    (收稿日期:2003-08-02)

    (编辑 使臻), http://www.100md.com(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