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3879
艾滋病43例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调查当地艾滋病患者的传播途径、症状、并发症部位、机会性感染部位及病原情况。方法 对自1997年2月~2002年10月期间收治43例艾滋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传播占86%;并发症部位:呼吸系统65.1%(28/43)、血液系统48.8%(21/43)、皮肤粘膜46.5%(20/43)、消化系统32.6%(14/43);多系统并发症占46.5%(20/43);机会性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病原依次为细菌、霉菌、结核杆菌、病毒及滴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发病率7%。结论 该地区艾滋病的传播以血液传播为主;呼吸、血液、消化系统及皮肤粘膜为并发症常见部位;机会性感染常见于呼吸、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病原以细菌、霉菌为主,结核杆菌、滴虫及病毒感染较低。PCP的发病率较低。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传播途径 并发症 机会性感染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6-0523-03
, 百拇医药
    Clinical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IDS

    Xue Shuzun,Duan Hongguang,Li Jizhong

    NO.155Hospital of PLA,Kaifeng,Henan47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route of transmission,symptom,complication,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sysˉtem and pathogen in patients with AIDS.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in43patients with AIDS hospitalized from1997to2002.Results 86%patients was infected by blood transfusion;Complications mainly occurred in respiratory,blood and digestive system,derma and parenchyma;The percentage of multi-system involveˉment was49.5%(20/43).The major pathogens in devolution was bacteria,fungus,tuberculosis,virus and trichomoniˉasis.The morbidity of PCP was7%(3/43).Conclusion The major route of transmission in cases with AIDS was blood transfusion;Complications in43cases with AIDS was multi-system involvement.Bacteria and fungus were maˉjor pathogens;PCP was less often.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route of transmission complication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自1997年2月~2002年10月本院共发现HIV抗体阳性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6个月~67岁,平均36.5岁;艾滋病确诊 [1]病例43例,8例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无临床症状;本组病例无吸毒、性乱史。对该43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艾滋病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批准,1996年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
, http://www.100md.com
    1.2 一般资料 43例艾滋病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男女比例为1.53∶1,年龄6个月~67岁,平均36.3岁。20~50岁39例。

    1.3 病人来源 本省41例,分布在4个地市;邻省2例;本市县33例,其中较多的两个县占28例。

    1.4 方法 对收治的43例艾滋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传播途径 在43例艾滋病病例中,血液传播37例(86%),其中有有偿献血史者32例,均有在非法采血点献血史、单采血浆血细胞回输史,有输血史者5例;垂直传播及性传播各1例(2.3%),途径不明4例(9.3%);无吸毒及性乱者。

    2.2 系统并发症 在43例艾滋病患者中,并发症累及一个系统15例(34.9%),2个系统5例(11.6%),多个系统20例(46.5%),各系统并发症统计见表1。
, 百拇医药
    2.3 症状统计 43例艾滋病患者一般症状统计见表2,表3。

    2.4 皮肤病变 43例艾滋病患者中,有皮肤病变18例,统计结果见表4。

    表1 43例艾滋病系统并发症 (略)

    表2 43例艾滋病一般症状(略)

    表3 43例艾滋病呼吸道症状(略)

    表4 43例艾滋病皮肤病变(略)

    2.5 肺部并发症 在43例艾滋病患者中31例有胸片,合并肺部病变28例,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31例艾滋病肺部并发症(略)

    2.6 机会性感染 43例艾滋病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统计见表6。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传播途径 在43例艾滋病病例中,无吸毒、性乱者。有偿献血者32例,有输血史者5例,血液传播占86%(37/ 43);垂直传播及夫妻性传播各2.3%(1/43),调查母亲及妻子也是有偿献血者;途径不明9.3%(4/43)。血液传播为当地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偿献血者,特别是在非法采血点采血者、单采血浆血细胞回输者,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2] 。

    表6 43例艾滋病并机会性感染 (略)

    3.2 并发症分析 有表1可见,艾滋病并发症为多系统累及,多个系统者达46.5%(20/43),其中以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粘膜最常见。HIV感染后,经过一定阶段主要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进入艾滋病期,并发症多,累及系统多,往往为艾滋病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临床诊断艾滋病的依据,也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易误诊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3.3 临床症状分析 由表2、表3看出,90%以上艾滋病患者有纳差、发热及乏力,体重减轻者76.7%,50%左右患者有呼吸道症状,与典型艾滋病表现相符,症状复杂,反复出现,轻重交替,总的趋势逐渐加重。

    3.4 皮肤并发症分析 表4可见,皮肤并发症占46.5%(20/43),皮肤病变种类多,面部皮肤红斑、脱屑及苔藓样变以口周明显,感染性病变以脓疱疹、带状疱疹为主,反复出现。

    3.5 肺部并发症分析 由表5可见,31例有胸片的艾滋病患者中,发现有病变28例(90.3%),肺炎、间质性肺炎22例,其中有3例患者在普通抗菌治疗无效后经用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效,结合胸片改变,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3] ,肺结核4例,胸腔积液2例。43例艾滋病患者中,并发PCP者3例(7%),低于国外报道 [4] ,与李氏报道国内几个地区的PCP发生率2.5%(0%~8.2%)相似 [5] 。也可能与该组病例住院时间短(平均8天)、病原诊断在基层医院难开展、胸片表现无确诊价值等,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有关。
, 百拇医药
    3.6 艾滋病并机会性感染分析 由表6见,机会性感染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依次为细菌、霉菌、结核杆菌、病毒及滴虫。部分艾滋病患者为多系统、多病原感染。

    综合以上分析,当地艾滋病的传播以血液传播为主,由艾滋病患者引起的夫妻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值得医疗、防疫及卫生行政机构重视。该组病例大多到艾滋病晚期才被确诊,多系统同时有并发症,症状重;除一般症状外,呼吸道症状发生率高,多数病例胸片有改变,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为多系统、多种致病微生物并存,细菌、霉菌为常见病原,呼吸、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为常见部位。PCP的发病率较低,与国外报告差异大,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徐莲芝.艾滋病病毒特点及艾滋病的诊断治疗.中国性病艾滋 病防治,2001,7(3):187-198.

    2 郑锡文,王哲,徐杰,等.中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0-14.
, 百拇医药
    3 曹韵贞.艾滋病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

    4 Kasper LH,Buzoni-Gatel D.some opportunistic Parasitic Infections in AIDS:Candidiasis,Pneumocystosis,Crypto spordiasis,Toxoplasmosis.Parasitol Today,1998,14(4):150-156.

    5 李兴旺,程何荷,何云,等.艾滋病482例临床分析.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3):129-132.

    (收稿日期:2003-02-05)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薛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