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临床治疗
编号:10393126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ICU36例外科术后肺不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在心电监护、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机械通气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吸收、钳夹堵塞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及痰痂,用温生理盐水灌注后注药。结果 全部患者呼吸困难消失,呼吸音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强,术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外科术后肺不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术后肺不张 急性呼吸衰竭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3-0231-02

    自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价值日益被认识,在临床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通过总结我院1997年12月~2002年12月ICU36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异常,床边胸片示肺不张,病情危重,立即对患者进行床边经纤支镜检查和治疗,均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外科术后病人,男16例,女20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61.2岁。梗阻化脓性胆管炎3例,肺癌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2例,食管癌5例,胃癌3例,坏死性胰腺炎3例,肠梗阻2例,胰头癌2例,支气管扩张伴结核瘤3例,颈骨骨折2例,颅骨外伤3例。吸烟史20~40年患者10例。基础病:慢性支气管炎7例,肺气肿5例,糖尿病9例。临床表现:均为外科术后1~4天出现症状,呼吸困难36例,咳嗽、痰不易咳出5例,发热6例,浅昏迷3例。查体:气促,紫绀,支气管移位,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患侧肺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 )60%~90%,动脉血氧分压(PaO 2 )42~5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31~75mmHg。床边胸片显示:右全肺不张2例,右中叶肺不张6例,右下叶肺不张10例,左全肺不张2例,左下叶肺不张10例,左上叶肺不张6例。

    1.2 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的基础上,采用Olympus BF-IT20型纤支镜,在床边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操作时进行心电监护,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机械通气,保证术前SaO 2 >90%。术前用2%利多卡因喷雾麻醉咽喉部,从鼻腔进镜,术中用5ml利多卡因作气管内局部麻醉,然后仔细观察各叶、段支气管,镜下见肺不张的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相应支气管开口被粘稠分泌物或血块堵塞,间断吸引阻塞物并用温生理盐水(每次5~10ml)反复冲洗、吸引(负压小于13.3kPa),清醒者在吸引过程中亦刺激了支气管粘膜,引起不同程度咳嗽,使小气道深部的分泌物咳入段、叶支气管使吸痰更彻底。如有血痂或痰块可用活检钳钳出,因大而钳出困难时可与纤支镜一起退出。6例患者治疗时SaO 2 下降,呼吸困难加剧,则立即停止操作,同时加大给氧浓度或增加通气频率,其余8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伴ST-T下移,停止操作后恢复正常,纤支镜在气管内的操作时间控制在15min内。每例治疗结束前给患者气管内注入林可霉素1.2g,α-糜蛋白酶4000U。3例患者当时不能耐受,间隔6h后重复操作治疗,其中2例重复1次,1例重复2次。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患者经纤支镜吸引、钳夹治疗,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肺部听诊呼吸音即刻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强。肺复张时间平均4h。术前术后动脉血气变化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动脉血气变化 (略)

    3 讨论

    外科术后主要是胸部及上腹部手术后容易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在机械通气下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支气管阻塞引起肺不张是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造成阻塞的主要物质有痰栓、浓稠的分泌物及血凝块。术中反复刺激肺组织,导致支气管痉挛,管壁充血水肿,管腔狭窄,而清除机能减弱 [1] 。术毕拔管时未能彻底吸净气管内分泌物,造成气管内分泌物残留和积聚。术后麻醉剂对咳嗽的抑制等,造成分泌物潴留。术后病人卧床,惧怕胸痛而不敢用力咳嗽,痰液不能咳出,痰液在气管内变稠而形成痰栓。据估计,平静呼吸时因膈肌收缩而增大的胸腔容积约400ml,相当于总通气量的70% [2] 。上腹部手术限制了膈肌的舒缩功能,减弱了咳嗽能力,导致痰液潴留。
, http://www.100md.com
    对于术后由于惧怕伤口疼痛不愿用力咳嗽,基础疾病导致支气管净化功能下降,或衰弱无力咳嗽而导致分泌物潴留和急性肺不张,经抗炎、补液、雾化、拍背、气管内吸痰、深呼吸和咳嗽动作等效果不佳时;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粘稠不易咳出,经辅助治疗效果不佳时,为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应该尽快行纤支镜吸引支气管内分泌物,促进肺复张。

    患者在纤支镜治疗前应备好急救药品,做好紧急气管插管及人工机械通气的准备。治疗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动作轻柔,操作时间不能太长。采取间歇吸引,负压不超过13.3kPa。术后加强抗炎、补液及护理,嘱患者自主咳嗽。

    参考文献

    1 卢明玲.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剖胸术后急性肺不张.中国内镜杂志,2000,6(3):28.

    2 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10.

    (收稿日期:2003-05-13)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李言喻)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