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2期
编号:10392975
AFP、AFU、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PHC)阳性检出率的意义。方法 对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0例肝转移癌患者及5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AFP的检测为主体,联合GGT、AFU检测,优化组合,分析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AFP、AFU、GGT三项指标对PH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1%,79.1%,68.7%。AFP+AFU检测总阳性率达到97.01%。AFP+AFU+GGT检测总阳性率达到98.51%。结论 AFU、AFP、GGT联合检测与单独用AFP检测相比,可大大提高对PHC诊断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2-3063-03

    Application of AFP combined with AFU and GGT in
, 百拇医药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You Kun

    Clinical Lab.Department of Xinghua People’s Hospital,Xinghua City,Jiangsu2257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for the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by comˉbined three tumor markers,AFP,AFU and GGT.Methods The supernatant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for67PHC paˉtients,30with hepaticmetastasi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89with benign liver diseases.AFP is the major indicator combined with AFU and GGT.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AFP,AFU,GGT in the diagnosis of PHC was76.1%,79.1%and68.7%,respectively.But the positiverate was up to98.51%while AFP combined with AFU and GGT in diˉagnosis for PHC.Conclusion AFP and AFU are superior to GGT in the diagnosis for PHC;Simultaneousdetection of AFU,AFP,GGT might increase the diagnosi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PHC.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AFP AFU GGT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主要与乙肝病毒的感染、丙型肝炎、黄曲霉毒素、肝硬化、酒精等有关 [1] 。肝硬化、酒精等关系尤为密切。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因而早期诊断对肝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990年中国抗癌协会制定了肝癌诊断标准,主要从影像学、病理组织切片、血清学等方面进行诊断 [2~4] 。在血清检查中经甲胎蛋白(AFP)普查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因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诊断的重要意义已得到临床肯定。但是由于其阳性检出率仍然不高,有30%的肝癌患者的AFP正常,使AFP应用价值有所局限。很多学者在AFP和其他指标的联合检测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5~8] 。根据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甲胎蛋白(AFP)及对肝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的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联合检测,有望进一步提高AFP对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PHC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5岁。肝转移癌组10例,系胃肠道腺癌(胃癌4例,大肠癌6例)转移,平均年龄48.3岁。良性肝病组50例,其中肝硬化23例,急性肝炎6例,慢性肝炎21例,平均年龄56.7岁。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经手术或肝穿刺活检组织学证实或由CT、B超确诊者。

    1.2 检测项目和方法 AFP采用ACCESS化学发光仪检测,参考值AFP>20mg/L;AFU测定采用酶标仪进行,由上海深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参考值AFU>550μmol·L -1 ·h -1 ;GGT采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参考值GGT>50U/L。

    2 结果

    2.1 各组指标测定结果 见表1。PHC组患者血清AFP、AFU、GGT活力与良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HC组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AFP(P<0.01)、AFU(P<0.05)、GGT(P<0.05)PHC明显增高。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三种血清标志物测定结果

    2.2 各组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 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显示,PHC患者血清AFP、AFU阳性率与良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GGT阳性率与良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HC组与肝转移癌组比较,AFP和AFU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GGT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 三种血清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2.3 各种血清标志物单项检测对PHC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诊断符合率 见表3。三种标志物对PHC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AFU>AFP>GGT,特异性为AFP>AFU>GGT。

    表3 三种血清标志物单一诊断相关指标性能的结果

    2.4 联合检测各项血清标志物PHC的结果 见表4。如表所示,PHC组中,AFU在17例AFP(-)PHC患者中检出率是88.23%,在22例GGT(-)PHC患者中检出率是72.73%。而AFP在15例AFU(-)PHC患者检出率是86.67%。
, http://www.100md.com
    表4 三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67例原发性肿瘤结果

    2.5 AFU、AFP和γ-GGT联合分析 以AFP或AFU其中一个阳性即作阳性诊断,PHC敏感性为97.01%。如果继续提高诊断标准,以AFP、AFU、GGT任何一项阳性即作阳性诊断时,PHC敏感率为98.51%。

    3 讨论

    PHC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好,所以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是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关键。AFP是迄今被认为对PHC诊断最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但不是所有PHC均分泌AFP。在我国约有10%~30%PHC患者呈阴性,35%~40%患者血清AFP<400μg/L。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 酶,其生理功能参与含岩藻糖苷的各种糖脂、糖蛋白和粘多糖的分解代谢。AFU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体液和排泄液中,而以肝、肾组织中活性较高 [9~13] 。血清GGT与AFP均有癌胚特性,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肝脏实体肿瘤组织生长时,肝细胞受到挤压的刺激,合成和分泌GGT增加,释放到外周血液中,使血清中GGT急速升高,有时甚至高达600IU/L以上 [14,15] 。因而应用肝癌非特异的相关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已成为人们防止AFP漏检的良好措施。本文原发性肝癌组患者AFP单项的灵敏度为76.12%,特异性为96.25%,诊断符合率为80.3%,可见,单项AFP诊断肝癌不够理想。从表1可见PHC组GGT活力明显高于其它2组,肝转移癌组和良性肝病组的GGT活力也增高,但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因此,GGT活力显著升高可提示PHC。但GGT对PHC诊断的特异性仅为21.25%,灵敏度也低于AFP和AFU、故GGT不宜单独用于PHC的诊断,必须联合检测其它肝癌标志物,才能提高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与AFP一样,AFU在转移性肝癌,良性肝病中亦升高。但对与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其检出率较高(88.23%)。同时检测AFU和AFP则可将阳性率提高到97.01%,显著高于AFU、AFP的单项阳性率。说明联合检测AFP和AFU对PHC血清学诊断阳性率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AFP阴性患者有较大的补充价值。如果再加一项指标GGT将更增加对PHC的敏感性,本研究结果表明PHC的诊断敏感性提高到98.51%。这表明三者联合检测是提高PHC诊断敏感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措施。
, 百拇医药
    由此,我们认为AFP与AFU、GGT等的多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极大的提高了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宇宏.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2):22.

    2 张克敏,秦石成,刘莉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2(6):609-610.

    3 李传福,刘松涛,马祥兴,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38(4):403-404.

    4 张素阁,李新民,刘道祯,等.小儿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12):940-941.
, 百拇医药
    5 李建刚.糖类抗原CA19-9、CA72-4IRM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6):350-352.

    6 施常备,杨琪,李树业,等.CA125和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比较.陕西肿瘤医学,2000,8(4):200-201.

    7 杨改姣.γ-谷氨酰胺转换酶同功酶Ⅱ、甲胎蛋白同步检测诊断肝癌的价值.中国医师杂志,2000,2(11):600.

    8 杜同信,王自正,博雷,等.AFP、AFU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1):47-48.

    9 范跃祖,伍福乐.几种较特异的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临床肝胆病杂志,1987,3(4):173-176.

    10 Troost J,Heijden M,Staal G.Human Leucocyteα-L-fucosi-dase.Clin Chim Acta,1976,73(2):321-327.
, http://www.100md.com
    11 Dicioccio RA,Barlow JJ,MattaKL.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other propˉerties ofα-L-fucosidase from human serum.J Biol Chem,1982,257(2):714-718.

    12 万文微,李吉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1):49-51.

    13 靳敏,李瑞祥.血清GGT和GGT/ALT比值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2):208-209.

    14 沈薇,沈鼎明.血清α-L-岩藻糖苷酸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中华内科杂志,1998,28(7):397-399.

    15 施先艳,周燕,夏琳,等.若干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评价.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37.

    作者单位:225700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编辑曲全), http://www.100md.com(游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