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4期
编号:10392931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4-3302-02

    氟康唑(C 13 H 12 F 2 N 6 O,Fluconazole)化学名称: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为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异臭,味苦;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微溶。氟康唑是新近推出的一种广谱全身局部均可应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高效、低毒、性质稳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真菌感染日趋增加,氟康唑以其抗菌谱广、疗效高、耐受性好倍受青睐。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现阶段制剂开发进展作一综述。

    1 药理作用

    1.1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 本品药理机制为高度特异性地作用于真菌细胞色素P-450,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真菌细胞内容物(氨基酸、核甘酸、电解质等)外渗,导致真菌生长停止从而抑制真菌的感染 [1] 。因此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念珠菌、黄曲菌、烟曲菌、皮炎芽生菌、粗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有抗菌作用。
, 百拇医药
    1.2 药代动力学特性 本品口服吸收90%,空腹服药1~2h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较长约为30h。志愿者空腹口服400mg,平均峰浓度为6.72μg/ml。每日口服本品1次,5~10日血药浓度达稳态。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1%~12%),药物进入体内后广泛分布于体液、组织中,指甲中浓度与血浆中浓度接近,80%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11%以代谢物出现于尿中,肾功能不足者药物清除率明显降低 [2]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抗肿瘤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的长期大剂量应用,使深部真菌感染日趋明显,氟康唑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梁德荣等报道 [3] ,用氟康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913例,痊愈率为69.26%,有效率为94.29%。治疗阴道真菌病564例,痊愈率为66.10%,有效率为88.30%。
, 百拇医药
    2.2 脑膜炎 常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剂量为第1天400mg,以后每日200~400mg,疗程视服药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脑脊液常规化及真菌检查而定,在真菌培养阴转后仍应积极治疗8~10周。Tucker [4] 曾报道,用氟康唑治疗18例球孢子性脑膜炎患者,口服氟康唑400mg,有效率为67%,疗程平均为9.8个月。

    2.3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韩晓丽等用0.2%氟康唑滴眼治疗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每小时点1次,并用氟康唑0.3ml隔日结膜注射1次;对照组7例用0.2%两性霉素B滴眼并口服酮康唑,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为71.4%,P<0.05 [5]

    2.4 中性粒细胞减少和HIV患者中粘膜念珠菌感染 氟康唑可作为首选药 [6] 。因氟康唑在体液中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不易产生耐药性,并可局部应用作为初期治疗。对于食道感染念珠菌的HIV阳性患者,氟康唑疗效优于酮康唑。
, 百拇医药
    2.5 治疗阴道真菌性感染 曾凡荣等用氟康唑治疗老年性阴道念珠菌感染46例,方法为氟康唑d1400mg口服,d2天改为200mg口服,另一组病例则d1氟康唑400mg静滴,d2改为200mg,7~14d后改为200mg,隔天1次静滴,结果总治愈率93% [7]

    2.6 不良反应 氟康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胃肠道反应、药物性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多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消失。罕见不良反应有赵玉生等报道氟康唑致频发室性早搏1例 [8]

    3 制剂研究进展

    氟康唑最早上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剂型。

    3.1 氟康唑眼药膜 宋沧桑等用PVA为基质制备了氟康唑眼药膜,并做了膜的体外释放特性研究,表明药膜的释放符合一级释放。眼药膜在应用中具有比眼药水更优越的特性,如给药次数减少、药物不易流失等 [9]
, 百拇医药
    3.2 氟康唑栓剂 有学者研制了复方氟康唑泡腾栓,处方由氟康唑、氧氟沙星、甲硝唑、碳酸氢钠、柠檬酸和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组成,为乳白色鸭嘴形栓。并进行了栓剂的临床应用观察,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双唑泰栓对照组 [10]

    3.3 凝胶剂和搽剂 宋沧桑等分别研制了氟康唑缓释凝胶和氟康唑搽剂,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1,12]

    3.4 滴耳液 由于近年来耳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多,有学者为满足临床需要,制备了氟康唑滴耳液,外用治疗耳部真菌感染。

    3.5 其他剂型 另外,文献还报道有氟康唑眼膏、氟康唑栓、氟康唑滴眼液等,随着氟康唑制剂研究越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新制剂开发出来,满足临床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刘真.氟康唑的临床应用.首都医药,1998,5(7):20-21.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3 梁德荣,李莪,吴绍熙,等.国产氟康唑胶囊Ⅲ期临床试验总结.中国药房,1997,8(1):32.

    4 Tucker RM,Calgoni JW,Denning DW,et al.Study on fluconazole treatˉing deep fungous disease.Rev infects Dis,1990,12(suppl):380.

    5 韩晓丽,郑卫东,左元新.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体会.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10):629-630.

    6 李元敏.90年代的抗真菌药———目前状况与今后的发展.国外医药药学分册,198,25(1):29.
, 百拇医药
    7 曾凡荣,吴平,马厚勋,等.氟康唑治疗老年念珠菌病.新药与临床,1995,14(5):317-318.

    8 赵玉生,谢晓华,王士雯.氟康唑致频发室性早搏1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5(5):316.

    9 宋沧桑,刘小丰,任晓明,等.氟康唑眼药膜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特性.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42.

    10 肖丽明,钟梅.复方氟康唑泡腾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11):522-523.

    11 宋沧桑,付香莲,王培玉,等.氟康唑缓释凝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中国药师,2001,4(3):173-175.

    12 宋沧桑,刘小丰.氟康唑搽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中国新药杂志,2001,10(7):519-520.

    作者单位:650051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剂科

    (编辑曲 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