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391592
氟喹诺酮类药物复治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4)02-0165-02

    由于全球范围内HIV的传播和耐药结核菌株不断产生,造成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病例不断增加,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难点之一。我们从1996年1月~1998年12月,同期选用环丙沙星(C)、氧氟沙星(O)、左氧氟沙星(V)、司帕沙星(SP)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治疗MDR-TB,进行临床研究,比较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经细菌学确诊的肺内有活动性病变的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1.2 方法 将同期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四个研究组。(1)对照组治疗方案:3HRZEAK/5HL2ZE/4HL1E。(2)研究组治疗方案:3HRZEAKFQ/5HL2ZEFQ/4HL1E。(3)研究组根据FQ的不同,分为C、O、V、SP4组。治疗8个月痰菌不阴转,继续用第2强化期方案,直到阴转,总疗程仍为12个月。(4)药物剂量用法:异烟肼(H)0.3g,早餐后顿服;利福平(R)0.45g(>50kg,0.6g),早餐前2h顿服;吡嗪酰胺(Z) 1.5g,分3次口服;乙胺丁醇(E)0.75g(>50kg,1.0g),早餐后顿服;丁胺卡那霉素(AK)0.4g,分2次肌注;利福喷定(L)0.45g/次(>50kg,0.6g/次)早餐后顿服,L 2 、L 1 分别代表每周用药2次、1次。环丙沙星(C)、氧氟沙星(O)、左氧氟沙星(V)均为0.5g(>5kg,0.6g)早餐后顿服;司帕沙星(SP)0.4g,晚餐后顿服。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定:依据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肺结核化学疗法》所制定的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行×列表的卡方试验。

    2 结果

    本组临床观察资料复治涂阳耐多药肺结核246例,符合选例条件者168例,治满疗程的156例。满疗程时,含C、O、V、SP及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0.0%、73.3%、86.7%、93.5%和40.0%;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86.6%、86.6%、90.8%、90.3%和60.0%;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3.3%、58.8%、85.7%、70.6%和18.8%。经统计学处理,上述3项指标各项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各研究组间的痰菌阴转率C组与O组效果相近(P>0.05),V组与SP组效果相近(P>0.05);V或SP组优于C或O组(P<0.05)。X线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空洞闭合率各研究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2年,各组痰菌复发率分别为5.0%、5.0%、4.0%、3.8%和35.7%,各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中各组分别有1、1、1、1和5例X线病灶恶化,对照组有6例空洞恶化。X线变化各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1)本组用含C、O、V、SP治疗MDR-TB病例的化疗方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痰菌阴转速度快,痰菌阴转率及X 线好转率高,远期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与WHO拟定的《耐药结核病处理指南》及我国《肺结核诊断治疗指南》规定的对MDR-TB的治疗原则是相吻合的。(2)C、O、V、SP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提高和加快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的作用。其中,联用V或SP优于联用C或O。(3)FQ类药物尚无与其它抗结核药物交叉耐药的问题,在临床一经确诊为复治耐药肺结核即可选用,但是FQ有交叉耐药的现象,所以不宜逐级应用。

    作者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08-25)

    (编辑亦 平), 百拇医药(梁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