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6147
2004年给药农朋友提个醒儿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28期
     切莫轻信游说

    过去的一年,人们对药材种养关注较多的,依然是具有巨大收益的品种,如泊夫兰、蟾衣、北虫草等。

    1.泊夫兰 即西红花。2003年下半年,有人以某大学名义推广西红花种植,尽管他们宣传的种植技术细节我不清楚,但笔者还是要告诫老百姓,种西红花绝不像普通大田药材一样简单!也并不象广告所说的那样一学就会!虽然市场价格较高,但产量和质量很难保证,投资与收益这笔帐还得好好算一算。发展此品种一定要量力而行!

    2.蟾衣 2003年以前,有关蟾衣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由于蟾衣是贵重紧缺药材,故游说者有的说2000元一张,有的说20000元一张,很多老百姓因此走上了养蟾的道路。但是养殖者渐多,失败者也不在少数,善良的老百姓认为是自己技术没学好!而成功者却也难逃噩运,他们为找销路犯了难。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干蟾和蟾皮在药市上是可以见到的,但并不是论“张”卖,而是“元/公斤”,至于销量则更加有限。且笔者并未见到“蟾衣”二字,虽然它确实是药材,但毕竟属于小品种,用量非常小。
, http://www.100md.com
    3.北虫草 因其为高科技产品,2003年可谓是大行其道,媒体攻势加之推广者的四处奔走宣传,使人们对生产北虫草的效益产生了极高的期望值。

    北虫草又名蛹虫草,可人工种植,且产品个大,比真正的冬虫草还要好看。有宣传者说北虫草药效含量高,可替代冬虫草,种植致富。我们看一下市场行情,冬虫草价格坚挺缓升,次等货也在万元以上,而不要说价格,北虫草在市场上根本没有买卖!

    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位药农朋友自产几百公斤菊花,去年非典时期菊花价格大涨(非正常行情),他便不时地向笔者询问菊花的行情,眼看市价一天天往上涨,可他就是舍不得出手。非典疫情得以控制后,菊花市价大幅回落,大好商机就这样溜走了。

    行情是不会一成不变的,高峰过后自然是低谷,低谷又孕育着高峰的到来。具体到菊花这个品种,涨价纯属天灾,而落价是市场走向理智、走向正常的结果。想卖个高价、多点收益无可厚非,但市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只是简单的问价,然后远离市场千里之外对市场进行想当然的分析,其结果必然与市场脱节。信息灵通不等于价格灵通,只有把握住市场供求关系,才有可能对市场进行“大方向”上的把脉,而这才是信息的根本、分析的原始依据。听听行家的分析是有利于把握这个“度”的,但何时出手还得自己拿主意。这个拿主意的决策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从你知道了价格再拉货过来,那大赚一笔的美梦多半将成为昨日黄花。
, 百拇医药
    抗风险要团体作战

    药农除了自己要积极咨询,收集信息之外,还可以成立或加入药材协会。

    举一个普通的例子:

    近日,有一位老农带着一提包“红花”,问能卖多少钱?老实说,今年的红花行情还算不错,多年的低价,到今年才有了上涨的苗头,虽只有几元的幅度,可红花市场已算是很红火了,所以心里也为老农的“丰收”颇为高兴。

    然而,世事难料。当老农拿出包中的红花时,让我们大吃一惊,老农的“红花”是连花苞都有的,这怎么卖?原来他是从武汉某科技部买的种,种价80元/公斤,到了采收时候,打电话到武汉,人家说红花就是连花苞一起采收的!等他采收完后再打电话过去却已成了空号,没人接了!当得知市场上的红花种不过几元钱时,老农更是大呼上当。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件,药农们可以通过协会把生产与市场——种植终端与销售终端及时有效地连接起来,采用联合作战的方法,既可避免没有必要的损失,又可获取最大的利润。

    种药之前先论证

    当您选好种植品种之后,论证一下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想在东北地区或山西省种黄连,如果你想在靠天吃饭的荒土地里种旱半夏,如果你想在水源良好的粘土地里种山药,如果你想在刚种过黄芪的地里接着种黄芪……

    那么,请您先不要急着“耕耘”,也不要急着想象“丰收的喜悦”,请您向有关的专业人士咨询一下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100md.com(赵喜进 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