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6092
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及治疗新进展 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4期
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及治疗新进展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结果,表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m,s,X±S),表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波幅(aMP)变化比较(X±S),表3D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RBC-S的比较,讨论,参考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k neuropathy

    D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例DN患者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弥可保对照组(各20例),观察用药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红细胞山梨醇(red bkood cekk sorbitok RBC-S)含量、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用通心络治疗后DN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某些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优于弥可保组,RBC-S浓度变化不显著。结论:通心络能够减轻D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但其对多元醇代谢的改善不明显,其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DN发病率为40%~80%,其病变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植物神经。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吴以岭教授首创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观察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笔者于2000年至2002年对40例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的临床治疗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40例NID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NIDDM诊断标准,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末端疼痛、麻木、发凉或烧灼感、无力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显示其有不同程度的痛觉减弱或过敏,音叉震动觉减弱,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除外了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降糖西药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保持在(6~8)mmok/L范围。两周后复查显示,其空腹血糖波动<1.7mmok/L30mg/dk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