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之路
编号:10420615
话说老年疝气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9日 央视国际
    

    1、马颂章 外科教授 北京朝阳医院腹壁外科疾病治疗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曾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 97年9月在国内首先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并在国内进行积极推广是此项技术的学术带头人。(左图)

    2、陈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 88年毕业于安徽科技大学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6年 曾先后到德国、美国、比利时参观学习对疝和腹壁外科疾病的诊治 参编专著3部 发表论文20余篇。(右图)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老年疝气方面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记者:2002年5月马师父发现自己的肚子下方长出了一个包,一按就没有了。

    患者:我过了几天到单位医务室去找大夫,问大夫怎么回事,大夫说我这是疝气,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疝气,确实也不疼不痒,要是不是洗澡摸出来一个包,我根本就不知道。

    主持人:到底什么是疝?

    马颂章:疝也就是腹壁上有一个缺损,就是在腹壁里面有窟窿,上面有皮肤,当腹压增高的时候比如大便、咳嗽、活动的时候,肠子就会从缺损处突出来,而平卧后肠子就回去了。因此腹壁上如果出现一个可回纳的肿物,大部分就是疝。腹股沟部,中间凹下去的地方就是一个缺损,应该说成人大多都有这么一个缺损,但是有的人就会出现疝,有的人没有出现疝,也就是说肠子会从薄弱的地方脱出来。之所以有的人产生疝,有的人不产生疝,这是因为这里有一层膜,正常情况下这层膜能够耐受这种胀力,但是有一些情况是挡不住的,比如老年人。
, 百拇医药
    主持人:这是一个局部解剖,那么从人的整体上来看会看到什么问题?

    陈杰:疝气是老年人的一个多发疾病,中老年人里面得疝气的非常多,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两千万例的腹股沟疝气患者,美国每年大约有80万例的腹股沟疝气手术,澳大利亚人口和北京的人口差不多,每年有大约8万例腹股沟疝患者。中国保守估计算来,每年大约有200万例腹股沟疝患者。大约真正做腹股沟手术的患者大约每年只有三万左右,因此许多病人还在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适。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疝一般都发生在老年男性身上,而且一般都发生在阴囊部位,这个观点对吗?

    马颂章:应该说腹壁的大部分位置都可以发生疝,但是最常见的是在腹股沟部位,和人的发育过程有关。大约有59%的病人都是在60岁以上发病,如果在切口处脱出来就是切口疝,在肚脐处脱出来就是脐疝等等。应眉亲∪绻夏耆说母贡诔鱿至瞬挥Ω糜械陌槎移轿院笙В庵智榭黾负蹩梢钥隙ň褪丘蓿峡烊ヒ皆航兄瘟啤?
, 百拇医药
    陈杰:腹股沟疝又分直疝和斜疝,斜疝更多。腹股沟疝老年男性比较多见,在双侧睾丸下降的过程中留下的这样一个缺陷,再加上人体从爬行到直立下腹部的腹压可以增高三倍,容易出现下坠。再加上很多老年病人有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肥大、小便困难,这样就可以诱发疝气的发生。

    主持人:出现疝不去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马颂章:很多人都认为不痛不痒的病不需要治疗,但是一旦肠子从这个缺损处掉出去,不能回纳卡在这个环上面,那么这个肠子的血运就会受到影响,血运受到影响后肠子就会慢慢变黑,变黑后就会坏死,尤其对于老年病人是很危险的。

    陈杰:很多得疝气的老年患者一开始就是一个包,不疼不痒,这些病人往往缺乏重视,有的病人甚至会拖几十年到了阴囊大得像小孩的脑袋一样都不去治疗,但是一旦出现了嵌顿疝,肠子回不去了,这样就非常危险了。

    主持人:看看前面讲到的马师父的情况:
, 百拇医药
    马师父:开始还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是几年后这个包从原来的像一个鹌鹑蛋大小,现在发展成了一个像鸭蛋似的包的时候我就觉得站久了撑得疼,一疼我就得做一会儿或者是蹲下。我以前看过中医,这是我以前带的疝气带,换了三次药包,根本没有作用,有人推荐过手术方法,但是我怕动刀子,一直拖着。到现在已经几年了,今年1月中旬,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北京朝阳医院。

    陈杰:应该说手术是治愈成人腹股沟疝惟一可靠的方法。一些保守治疗对某一些病人暂时无法手术的病人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外科手术。

    马颂章:必须进行手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就是这个包会越来越大,一个是影响美观,再就是确实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主持人:目前有哪些常见的,效果并不好的常用方法?

    陈杰:比如中医中药、疝托、疝带、注射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 百拇医药
    马颂章:这个手术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了,大概在1959年以前主要是缝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有几个问题比如疼痛、术后恢复期长、复发率高。应该说如果病灶比较小,肌肉比较发达,老的方法是可以采用的。但是从1959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新方法就越来越多的使用了。

    主持人:具体新方法是怎样的?

    陈杰:这种手术是1997年马教授从国外引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我们已经开展了将近七年时间,差不多有几十万例病人,受到了病人、医生的广泛欢迎。传统手术是以缝合为主,缝合时候张力很大,痛苦大,这就是病人可能不愿意接受手术的重要原因。而现在的手术方法主要是进行修补,需要用一些修补材料,补上这个窟窿。修补材料常用的有聚丙烯材料等高分子材料,人体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马颂章:这种新方法手术疼痛小,而且术后恢复很快,复发率也明显降低了。
, 百拇医药
    主持人:来看一段手术片子:

    记者:这里是朝阳医院的门诊手术室,经过消毒、局麻,医生正在用电刀给马师父做切口,这个刀口只有四厘米,出血很少,这是因为电刀有止血的功能。腹部切开后医生再次为马师父进行麻醉注射,这是为了对局部神经进行阻滞麻醉,这样就不必传统的全麻或者半身麻醉了。原来的手术是把破的地方缝上,现在是把破的地方用补丁堵上。现在术后病人小便不受影响,不需要用导尿管排尿,术后当天病人可以正常吃饭了。传统手术方式病人需卧床三天,三周后才能正常活动,三个月才能正常上班。马师父的手术马上就要结束了,手术时间大约三十分钟左右。

    患者:术后感觉很好,不疼,现在自己能坐起来,自己能下地。

    记者:为了防止感染医生为马师父注射了少量的抗菌素,两个小时后马师父回家了。

    主持人:很多老年人一般都合并有其他问题,比如心脑血管问题,这样可以手术吗?
, 百拇医药
    马颂章:以我们的经验看来手术患者还是以老年人居多,手术平均年龄在71.3岁左右,年龄最大的甚至有100岁的,我们发现91%以上的病人都合并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偏瘫、中风等,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是很重视的,首先安全第一,能够少住院我们就尽量在门诊做,一些病人由于病情需要也是需要收治住院的。

    主持人:来看一个这样的病人:

    记者:李大爷今年73岁了,去年脑出血、偏瘫住进了朝阳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为他做了穿刺引流,病情一天天恢复,可是纠缠了他二十多年的疝气也一直是他的心病,当医生发现了他的心事,马上和陈主任联系,经过会诊在1月18日做了无张力修补手术,一个小时的手术后就除掉了李大爷二十多年的心事儿。

    陈杰:尽管手术可以在门诊手术室做,但是病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像这样的病人我们就把他收治到了住院部,观察24小时候再回家。
, 百拇医药
    马颂章:需要说明的是病人即使手术很成功也要特别注意预防,比如便秘是手术后复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要注意多吃纤维素食物,多喝水,必要时可以用一些通便的药物。再就是咳嗽,尤其打喷嚏是很容易引起复发的。另外我们发现有一些家族是容易发生疝气的,也并不是遗传,比如说爷爷有疝气,爸爸有疝气、孩子也有疝气,这是因为有一种胶原蛋白合成障碍,这种有家族史的病人即使窟窿很小也必须要用补片,因为缝起来时间长了也是无法耐受,还是会出问题的。

    主持人:河南姜女士 22岁 我从小就有腹股沟疝,现在一咳嗽这个疝就出来,请问需要手术治疗吗?

    马颂章:当然更需要手术,因为女性还有一个生孩子的因素,那时腹压会增高,如果怀孕了再手术就晚了。

    主持人:医院联系电话 (010)85231972、86480577;马颂章 周二下午 陈杰 周一、三下午, http://www.100md.com(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