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35558
呼吸系统疾病(2004.02.02)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7期
     化瘀祛痰泻肺法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西安市中医医院的傅大海医师等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较好。《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10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他们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有适应症的常规机械通气、支持疗法、处理并发症等。治疗组并用自拟方,其方由炙麻黄、五味子、地龙、丹参、葶苈子、南沙参、黄芪、桃仁、全蝎、水蛭、土元、风化硝所组成。在治疗时随症加减:热盛加黄芩、鱼腥草;阳虚水泛加制附片、桂枝、车前草。上药煎剂50ml,每日4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重度呼吸衰竭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均每日1次静滴。均10日1疗程。经治疗后,治疗组50例中,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显效率24.00%,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显效率10.00%,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傅大海医师等认为,慢性呼吸衰竭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必瘀”。瘀血痰浊互结是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故活血化瘀是该病的一个重要治则。上述其运用自拟方所做的化瘀祛痰泻肺法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慢性呼吸衰竭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肺动静脉及周围血管、抑制病原微生物、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通气的功效。据此认为,该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较好。

    桑白皮汤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陕西省丹凤县卫生防疫站的刘鱼海医师等近年来采用桑白皮汤加减试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获得满意疗效。《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10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对39例患者采用桑白皮汤进行治疗,其方由炙桑白皮、半夏、黄芩、黄连、栀子、苏子、杏仁、川贝母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痰浊壅肺(痰湿型)去黄连、山栀,加地龙、僵蚕、炙紫菀、炙冬花;痰热郁肺(燥热型)加麦冬、鱼腥草、全栝楼、葶苈子;肺肾气虚(虚衰型)去黄芩、黄连、山栀,加五味子、肉桂、冬虫夏草、胡桃肉、炙紫菀、炙冬花。每日1剂水煎服。痰湿型和燥热型10日为1疗程,虚衰型2月为1疗程,共用1个疗程。经治疗后,39例患者中,近期疗效:临控率67.1%,控显率46.7%,总有效率91.3%。单项症状疗效:咳嗽39例,总有效率92.2%;咯痰39例,总有效率97.2%;喘息11例,总有效率84.6%。临床分型疗效:痰湿型30例,总有效率96.7%;燥热型5例,总有效率100%;虚衰型4例,总有效率75%。远期疗效:临床治愈22例,稳定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
, 百拇医药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多因久病肺虚、外感失治,痰浊水饮停积、阻塞气道,或阳虚阴盛,气不化津,聚于上焦,迫肺咳逆,病初以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继而肺虚不能化津,脾虚无力传输,肾虚难以蒸化,导致痰浊潴留,咳喘持续难已。据此,刘鱼海医师等认为,治疗时应抓住咳、痰、喘,分清标证、本证治之。而以上所用桑白皮汤正切中病机,该方化裁加减灵活运用,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较好。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表明,该方清热化痰、肃肺顺气、培元治本,疗效满意。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常合并多种耐药菌株及病毒的感染,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新中医》2003年第35卷第10期报道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田永萍等医生针刺为主综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史和症状。凡有咳嗽、咯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至少3月,并连续2年以上,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后,诊断即可成立。辨证分为脾虚痰喘型(I型)痰热壅肺(Ⅱ型)、肺肾阴虚型(Ⅲ型)、寒饮伏肺型(Ⅳ型)。方法:根据辨证分型取穴进行针刺治疗。I型主穴取肺俞、膏肓俞、脾俞;配穴取尺泽、足三里、丰隆。Ⅱ型主穴取大杼、肺俞、脾俞;配穴取丰隆、曲池、合谷。Ⅲ型主穴取百劳、肺俞、膈俞;配穴取太溪、孔最、列缺。Ⅳ型主穴取风门、肺俞、膏肓俞;配穴取天突、尺泽、列缺。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不留针。背部各穴针刺时用1寸毫针,忌深刺。同时穴位注射,取双肾俞穴,12岁以下儿童取足三里穴,用2.5ml注射器吸取人胎盘组织液2ml,皮肤常规消毒,垂直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将药液注入,每穴1ml。并用TDP照射,于背部距离皮肤30cm左右照射,以患者感到背部温热舒适为度。并依据辨证分型,Ⅰ型药用甘遂、白芥子、炮附子、细辛。Ⅱ型药用甘遂、白芥子、天竺黄、胆南星。Ⅲ型药用甘遂、白芥子、浙贝母、知母。Ⅳ型药用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用法:各型药物按处方1:2:2:1的比例分组调配并研细末,再将药末、蜂蜜、鲜姜汁按4:3:3的比例调匀成膏,制成直径为2cm、厚1cm的圆形药饼,贴敷于上述主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持续时间以贴敷局部出现烧灼不适感半小时即去除药物(多数患者约6~8小时)。以上治疗每年从夏至开始,秋分结束,每周1次;遇初、中、末伏的第1日,改为10日1次,集中进行综合治疗,每年至少治疗4次。1年为1疗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咳嗽消失,偶有咯痰,气喘减轻,能胜任日常生活、工作,1年无复发。显效:咳嗽明显减轻,咯痰减少,气喘减轻,治疗后3月无复发,或冬春伴随感冒而复发1次。好转:与往年相比,伴随感冒而发咳嗽次数减少,而且症状减轻,但仍须坚持服药治疗。无效:完成4次以上治疗症状无改善者。结果:本组234例,治疗2~3疗程,临床治愈130例,显效57例,有效3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6.6%。
, 百拇医药
    临床疗效证实:穴位注射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TDP背部照射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及外敷中药经皮肤的吸收透入及刺激作用,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体内干扰素水平,明显提高免疫功能。结合辨证分型取穴进行针刺,疗效满意。

    六子亲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

    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的祝东友医师等自2000年以来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自拟六子亲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138例,疗效满意。《陕西中医》2003年24卷10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祝东友医师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拟六子亲肺汤,其方由炒苏子、白芥子、炒莱菔子、牛蒡子、五味子、葶苈子(布包)、苦杏仁、川贝母、桔梗、前胡、法半夏、陈皮、甘草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风寒犯肺型加炙麻黄、紫苏叶;寒包热型加黄芩,紫苏叶;风热犯肺型加黄芩、金银花、连翘;痰粘稠色黄加海浮石,浙贝母;咽喉痒感加柴胡,蝉衣,细辛;大便不畅加全栝楼,枳壳。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儿童药量酌减。咽喉干痛,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肿大,并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鱼腥草针6ml,混合后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次。对照组用急支糖浆,其方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等组成。每次20~30ml,每日3~4次口服。儿童药量酌减。均7日1疗程。经治疗后,治疗组138例中,治愈90例,好转45例,无效3例,有效率97.8%;对照组67例中,治愈33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有效率71.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祝东友医师等认为,以上所用自拟六子亲肺汤融宣肺、散邪、降气、行水、化饮、止咳、化痰药于一炉,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能宣能肃,能表能里,能升能降,宣不过散,肃不过降的特点;该方宣肺祛邪、调畅肺气、降逆止咳化痰,故用其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满意。

    加减麦门冬汤治疗感染后咳嗽

    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的吴学苏医师运用仲景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69例,并设西药对照组作比较,取得满意疗效。《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10期中对此作了报道,并附有病案1则。

    吴学苏医师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麦门冬汤,其方由麦门冬、半夏、杏仁、苏叶、茯苓、党参、陈皮、甘草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阳虚加防风、羌活、生姜;阴虚甚加北沙参、玉竹;胃纳欠佳加神曲、麦芽;兼见肝火郁结加柴胡、薄荷、枳壳、黛蛤散。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日以上。对照组用化痰片2片,每日2次口服;复方甘草片2片,每日2次口服或复方甘草合剂15ml,每日3次口服。经治疗后,治疗组38例中,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31例中,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吴学苏医师认为,感染后咳嗽患者禀赋有异,素体脾胃虚弱,痰湿酿生,肺胃相关,痰湿内伏于肺,影响肺之宣肃,卫阳之敷布,此系内因;若外感后治不得法,以致余邪留恋,肺之宣降,肺气失宣则咳嗽。据此,吴学苏医师运用的仲景麦门冬汤加减使脾胃自健、痰气内消、虚热自清、清宣肺卫,则胶结于气道的痰湿与余邪内消外散,病即告愈。以上其所做的加减麦门冬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该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满意。,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