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02
编号:10314460
防非典,同仁堂在行动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29日 《健康时报》 2003.04.29
     本报记者 叶依

    自4月初北京预防“非典”的中药配方公布,同仁堂一下子成为大家瞩目焦点,大家都知道同仁堂国药的无与伦比,于是同仁堂各个药店人满为患,同仁堂工作人员告急,饮片告急!为保证老百姓能及时用上有效中药,同仁堂把“义”字大旗抗在了肩上,自4月9日以来,所属药店每天合计抓药方10万之多,代煎剂每天售出10万瓶以上,全体职工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役中。

    原料看涨 药价岿然———同仁堂百年训导绝不能变

    有人说这回同仁堂的饮片可“火”了。记者在同仁堂药店看到,买药的老百姓挤满了药店。同仁堂连锁店总部负责人刘瑞坤告诉记者,由于原料紧张,现在的瓶装代煎剂是以每瓶亏本2元左右的价格在出售。原料涨价给市场供应带来很大阻力,比如金银花已由原来的20元1公斤,暴涨到300元1公斤,但是同仁堂不能因为原料涨价就动摇药价,“这是规矩”,我们不能砸了“同仁堂”这块牌子,这是老字号300年“义”字为先的传统决定的。
, 百拇医药
    刘先生说为了保证市场供应,总店一方面投入财力,一方面四处奔走求得老客户的宽量,在提货上多行方便,刘先生说300年的同仁堂凭的是一个“义”,在今天它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稳定了药价,就是稳定了民心,也就稳定了社会。

    质量即生命 责任重泰山———斗与戥之间见精神

    连锁店总部宣传处小宋告对记者描述说,抓药的员工要在斗与戥的方寸之间来回忙碌,每天达十七、八个小时,一付药100克左右,每天要抓三、四千付。而且同仁堂的规矩是每付药必须回戥,如果一个方10付,那么每付药的每一味就要回戥10次。

    4月9日,大栅栏药店购药顾客数量成倍增长,仅这一天原料采购量就高达9吨,是平日的18倍。崇文门药店9日早上8点药店一开门,四层的调剂部就已人满为患。为了让顾客能够尽早买到药,药店各管理部室人员全部投入工作,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从晚上七点半关门她们就开始抓药、上料,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5点,整个晚上共抓了10000余付药,煎药锅也是24小时不停机的运转。有的员工在加班加点配药的过程中,又困又累,一下子坐到了地上。由于超常的工作量,手被饮片磨得又粗又疼,有的员工长时间站立脚肿得穿不上鞋。连锁店总部副经理白虹由于长时间站立、忙碌,两脚发麻,也就是在休息室稍躺一会儿,又继续回到台前,她经常就这样从白天忙到第二天清晨。
, 百拇医药
    一流品质 永恒信条———王家场火线:神速赶拼代煎剂

    在同仁堂人的心目中,王家场三个字是训练有素、敢于拚搏的代名词。自4月11日至16日六天时间里,他们共为药酒厂配料90份(每份220kg);为大兴基地配料12份(每份166.5kg);为王家场煮提车间配料120份(每份166.5kg),这些量远远超过了平日的配料量。车间主任张莲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王家场经历过那么多次的硬任务和考验,但都没有这次的任务来的这么猛!”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煮提任务,从14日煮第一罐开始,负责煮提车间的杨再田师傅已连续两天没有回家,一直盯在现场,随时观察投料的准确度、压力和药液的翻腾度,以便加强现场质量的监控,同时他还要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及负责与药酒厂联系拉药液的事项。在如此艰巨的任务面前,他们以罐罐合格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史忠民是车间的设备维修人员,由于此次处方中的沙参很硬,致使剁刀的螺丝钉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断一根,史忠民便从12日开始一步不离这台剁刀,只要出现问题就随时修理。李澍在此次生产预防″非典″药的艰巨任务中承担起了全部原料药的前处理加工的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此次原料药加工的质量,李澍也和许许多多的王家场人一样几天都没回家了,他的孩子才4个月大,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他还是一直坚持工作在一线。
, http://www.100md.com
    拳拳仁心 报国为民———配送中心时时刻刻:快、快、快!

    “配送中心,请速将预防非典中药原料送至王家场加工,快!”4月11日上午九时,配送中心接到了股份公司采购部的急电。任务就是命令,配送中心的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分兵把口,业务、车队、货区等各路人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出库、备货、运输工作中,至晚六点,整整九个小时,将2173件近100吨的货物运至了南分厂王家场前处理车间。

    “务必在周日早七点前将药酒厂煎制的第一批瓶装防非典代煎剂送往本市同仁堂六家药店,快!”又是一道命令。配送中心紧急召集货运司机,司机们从远郊的家中,从朋友的聚会中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赶到单位,装车、备货至次日凌晨四点钟,满载着885箱21240瓶药品的车队,踏着蒙蒙的星晨出发了。7点前,同仁堂六家药店准时收到了瓶装防“非典”代煎剂。

    为了顾客及时能买到瓶装防“非典”代煎剂,货运师傅们加快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就连吃饭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字“快!快!快!”。截止至16日,6天时间里配送中心共运2714件,138吨原药材,向7个药店安全运送药品代煎剂14151箱,339624瓶。
, 百拇医药
    从防非典的战役一打响,配送中心车队的14辆车、30名职工就24小时吃住在单位,随叫随到,全天候服务,保证“非典”药的及时供应。

    百道工序 百个放心———70岁老药工临危不退缩

    在同仁堂总店,老药工参与抗击“非典”的战斗,令百姓不禁肃然起敬。在同仁堂有60年工龄,今年70岁的老药工刘德生老先生就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当记者问到老先生有没有考虑身体状况适当歇一歇的时候,他干脆地回答说那就是临阵脱逃啊!老先生说,那也不是我的性格,我活到现在,每回临到同仁堂告急,我从来没含糊过,何况这回是临危授命。刘老先生每天八、九个小时站在柜台里忙抓药,忙给一个又一个询问饮片该如何煎制的顾客答疑解惑。

    老先生对记者说,很多年轻人从没有煎过中药,煎多长时间、放多少水都不知道,他就告诉他们要是实在不明白就问问老人,但是不少人说根本没有老人在身边,于是老先生就细细给他们讲怎么煎药。遇有手里拿着从别的药店买到成块中药请他给研成粉末的,他就立刻应承,一锤捶一下下研成地道的粉末。遇有老人来买药,老先生总要想办法照顾老人,把包好的药递到老人手里。
, 百拇医药
    尽心尽力 尽善尽美———排队抓药的老百姓让经理揪心

    在同仁堂连锁药店的经理中,有一位身兼3个门店的女将王彤环,今年已48岁。自4月8日以来,每天排队的抓药的顾客人山人海。这位质朴坚强的老大姐对记者说,她看不了排着队等待抓药的那种眼神。这种眼神像一条鞭子,催促着她不停工作。为了一味药,为了让老百姓再少几个排队的人,她不知要跑多少路。看到人们10付20付地把药拿走,她心里觉着安慰。但是当她向要抓10付却只能抓走3付的顾客解释时,她说她心里难受的滋味无法形容:“对不起,劳您明天再跑一趟,同仁堂决不会断货的,明天一定让您抓齐。”她说,同仁堂是老祖宗留下的,这块牌子决不能从我们手上丢掉。”

    后记

    无论在药店、办公室,或是在电话中,记者频频听到同仁堂人在回答记者的三个字:应该的。为了合力抗击“非典”,为了同仁堂老字号的荣誉,为了维护同仁堂“质量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绿色健康”的宗旨,视百姓需要为己任,以顽强的拼搏投身工作。这“应该的”背后,是他们的公德和良心,同仁堂的风骨没有变!当时代赋予同仁堂新使命的今天,正如连锁店总部刘瑞坤所说:我们的作为是稳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