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肾脏内科 > 07
编号:10299477
现代肾脏生理与临床(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最近,研究发现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早期高滤过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基因及蛋白转位异常有关,因后者可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细胞内葡萄糖转运减少,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使平滑肌张力下降,此即糖尿病患者即使血压轻度升高或正常亦会引起严重肾小球高滤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近端肾小管功能与相应疾病

    近端肾小管推动Na+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位于基底膜的Na+-K+-ATP酶,即钠泵。Na+重吸收与许多氨基酸、葡萄糖、HCO3-重吸收以及H+分泌相耦联。另外,近曲小管还对许多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起重要作用。近端小管疾病时,常见症状为:发育障碍、各种肾病、酸中毒、小分子蛋白尿、氨基酸尿以及高尿钙血症等等。临床上可根据血、尿相关的一些检查而得到提示。
, 百拇医药
    毒毛花甙G可以阻止钠泵,使用后降低了近端小管管腔和细胞内Na+化学梯度差,Na+重吸收减少,此为该药直接对心肌作用改善心脏功能以外的另一重要机制。

    全身有效血容量状况可以明显影响Na+的重吸收,其中容量过高时,重吸收减少,过少时增加。输注盐水可以扩张有效血容量,使Na+重吸收减少,Na+-H+交换减少,HCO3-重吸收随之亦减少。因此,尿中可以出现HCO3-,血pH下降,此即容量过高性酸中毒。相反,有效血容量过低时,HCO3-重吸收增加,出现容量缩碱性碱中毒。容量对近端小管Na+重吸收的机制主要通过(1) 改变了出球小动脉的蛋白浓度; (2) 兴奋交感神经;(3) AngII可以直接增加滤过液及HCO3-在肾小管的重吸收。除容量以外,血K+水平、血PCO2情况等也可影响。尽管Na+、Cl-浓度在血中比例不一样,但在肾小管重吸收时都以等mol(克分子)比例进行,因此,相对来说,重吸收的结果可造成血Cl-过高,此为许多“高氯性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血Cl-过高除非同时有呼吸性酸碱平衡状况存在,常常提示有效血容量过少。
, http://www.100md.com
    抑制近端肾小管Na+重吸收的因素可致利尿。高渗葡萄糖、甘露醇以及尿中过量的不吸收性溶质过多,可以造成渗透性利尿。醋氮酰胺可以直接抑制碳酸酐酶,干扰HCO3-重吸收,引起碱性尿,但这种情况一般不太严重,一方面是随之发生的酸中毒可限制它的利尿效应,另一方面远端肾单位可代偿性增加HCO3-重吸收。碳酸酐酶II基因缺陷可导致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及骨质疏松,类似醋氮酰胺的效应。

    最后,利尿剂氨氯吡咪虽主要作用于集合管,但亦作用于近端小管远端,近年来研制的氨氯吡咪衍生物乙烷基异丙基氨氯吡咪及苯甲酰胍基氨氯吡咪可选择性作用近端小管。

    三、亨氏襻生理功能新认识与临床

    髓襻功能主要负责尿液稀释浓缩,其中TALH 中的Na+-2Cl--K+协同转运,是形成肾间质从髓质深部到皮质浅部渗透梯度的关键。目前已知ADH、交感神经活性以及AngII可以促进NaCl在该段重吸收,PGE2则抑制。作用结果分别为尿液浓缩或释释创造先决条件。

    ACEI可阻断AngII的生成,可从近端、髓襻两个部位促进尿钠排出和尿液的稀释。速尿类襻利尿剂,可以直接抑制Na+-2Cl--K+协同转运蛋白活性,具有强大利尿作用。由于肾 小球滤过液在髓襻上行过程,NaCl吸收不伴H2O的重吸收,该部尿液渗透浓度可低到50mmol(mosm)/kgH2O,因此使血渗明显升高,该药使用后可以治疗低钠血症(但如果利尿时间过长则又可因血容量过低,刺激ADH分泌,而使血渗下降,必须注意)。一般渗透性或其他利尿剂虽然可以利尿,但较难改变血液渗透浓度。, http://www.100md.com(林善锬)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