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心血管内科 > 01
编号:10299188
动脉粥样硬化症与肺炎衣原体感染(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引言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关系,受到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关研究报道较多,有人认为肺炎衣原体可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重要病因之一,但尚无定论;迄今,国内仍未见有关报道。为了解国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我们应用套式PCR-DNA基因扩增技术,对本院91例尸检病理证实伴动脉粥样硬化症者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与非病灶组织进行了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基因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70~1997年本院病理解剖尸体共91例,其中男68例,女23例,年龄37天~90岁(平均57.3)岁。主要病理论断:冠心病、心肌梗死者6例,高血压脑出血者3例,各类癌症34例,肺炎6例,其他疾病41例。91例中,病理证实为主动脉血管组织伴有粥样硬化病灶(脂纹、斑块)者88例,无病变者3例。

    1.2 样本采集 动脉粥样硬化症者,采集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脂纹、斑块)组织及非病灶组织(肉眼观察无粥样斑块,下称动脉非斑块组织);非动脉粥样硬化症者任意取样。

    1.3 检测方法 采用肺炎衣原体套式PCR检测技术。药盒及阳性对照由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提供,检测的靶基因为肺炎衣原体的外膜蛋白(MOMP)基因〔1〕扩增产物为378bp的DNA片段。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测定中,同时作阳性与阴性对照。

    1.4 CP特异DNA基因序列分析 由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协助测定。

    2.结果

    2.1 尸检CP-DNA结果 88例病理证实伴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尸检标本中,34例检出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基因扩增产物(CP-DNA),阳性率达38.6%(表1);3例(其中1例为37天婴儿,1例为3岁儿童)非动脉粥样硬化症者,均未检出。

    2.2 病变组织性质与CP-DNA检出结果的关系详见表2。

    28例动脉粥样硬化症者同时检测主动脉病灶(斑块、脂纹)与非斑块组织,CP-DNA结果均阳性为4例,均阴性为8例,病灶组织阳性非斑块组织阴性5例,病灶组织阴性非斑块组织阳性11例;二者差异不显著(X2=1.562,P>0.05)。

    2.3 DNA序列分析结果 取尸检主动脉组织肺炎衣原体基因扩增产物作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肺炎衣原体标准菌株(CWL-29)D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3 讨论

    肺炎衣原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衣原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炎症,并可引起咽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人群中感染率较高,约10%的成人肺炎、15%的青少年肺炎和支气管炎与其感染有关〔1~5〕。近年来,国外有报道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肌梗死与肺炎衣原体的感染密切相关〔6~10〕;1992年,Shor等通过电镜观察10例尸检标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发现肺炎衣原体结构的梨形微生物,其中7例经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证实为肺炎衣原体;, 百拇医药(冯根宝)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