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消化内科 > 06
编号:10299148
应激性溃疡发病及胃黏膜保护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5)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8. 炎性反应在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炎症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参与粘膜的损伤过程,在粘膜防御中也起重要作用。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定居在固有层作为警戒细胞,可感受异体成份,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变粘膜血流并增强粒细胞在感染区域的浸润。PG保护胃粘膜免受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肥大细胞释放大量介质如PAF、组胺、TNF等。NO也调节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可能产生对胃粘膜有利的作用。

    9. 修复机制

    当粘膜防御机制都被破坏后,便发生溃疡,侵及整个粘膜层和粘膜肌层,这时便通过最后防线进行修复。愈合过程首先发生于溃疡周边,渐渐向溃疡中心进行。肉芽组织为新分化的上皮细胞迁移和形成粘膜结构提供支撑,肉芽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为重建胃腺提供条件。

    10. PG、NO在粘膜防御中的调控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很多化学介质参与协调粘膜对损伤刺激的保护性反应,大量证据表明PG、NO是最基本的重要介质,影响粘膜防御的每一种成分:抑制酸分泌、促进粘液和胃碱分泌、升高GMBF、促进溃疡愈合。PG、NO对肥大细胞激活和白细胞粘附血管内皮有抑制作用,可能为张力性免疫调制质。抑制PG、NO的合成将增加粘膜对损伤的敏感性。

    我们研究发现:在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产生过程中,血及粘膜内NO含量均呈现出一种适应性增加反应,说明NO在这一现象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分别应用NOS抑制剂及NO前体物质,以抑制或促进内源性NO的生物合成,观察其对耐受性的影响。结果发现L-NAME可明显加重单次WRS所致的粘膜损伤,L-Arg可明显减轻这种损伤作用。

    11. 胃肠激素在粘膜防御中的调控作用

    胃粘膜保护作用是胃肠激素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蛙皮素注入下丘脑前核或腹内侧核可抑制消炎痛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促进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显著减轻消炎痛、CRS对胃粘膜损伤,其中枢作用比静脉作用强很多倍。大鼠小脑延髓池内注射神经降压素可明显减轻CRS胃粘膜病变发生率,该效应依赖PG合成通路,与胃酸分泌无关。SS保护胃粘膜作用尚与其抑酸及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促进粘液分泌、介导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 百拇医药
    三、目前研究热点

    1. 三叶肽

    三叶肽(trefoil peptides)家族是一类较新的、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因子,主要由乳癌相关肽(PS2或TFF1 )、解痉多肽(SP或TFF2 ) 和肠三叶因子(ITF或TFF3)组成。三叶肽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或交联(Cross-linking),形成粘弹性的粘液凝胶层,从而增强胃肠道粘膜防御屏障的保护能力。诱导上皮细胞迁移,促使损伤后粘膜快速修复。

    TFF3可能通过酪氨酸或双重特别性磷酸酶活性的激活调节细胞内信息通道,TFF3能抑制细胞外信息相关蛋白激酶和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的活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有关的细胞外刺激转导到细胞内过程中,MAPK家族成员是重要的信息分子。研究SP药物保护作用时发现其能在体外减少电诱导平滑肌收缩,同样在动物肠道也发现其抑制功能。但另有研究指出三叶肽保护胃黏膜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或抑制运动功能而起保护作用的。三叶肽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来行使其功能。皮下注射很小剂量的三叶肽就能表现出保护作用,这说明靶位点附近存在三叶肽特异性受体或转运蛋白。, 百拇医药(李兆申)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